胃肠病的中医辨证包括哪些证型?

胃肠病的中医辨证主要包括胃气虚证型、胃阴虚证型、胃阳虚证型、胃热(火)证型、寒犯肠胃型、食滞胃肠证型、胃腑气滞证型、胃腑血瘀证型、胃肠实热证型、大肠液亏证型、肠虚滑脱证型、肠道湿热证型、虫积肠道证型等类型。
胃肠病证是临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的病证,临证时要辨清病证在胃还是在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辨清其寒、热、虚实,但胃肠病以实证、热证居多,老弱之人则以虚、寒证或者虚实来杂居多,临证当细辨之。
2019-12-28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10 17:01: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次辨气血:胃痛多与情志不舒不关,痛时走窜胀闷,其在气分;痛有定处,如针刺感,病程迁延,则在血分。 再辨寒热:疼痛受凉即发,痛喜温按属寒;胃脘灼痛,口干喜冷属热。它如痰阻、食滞等,俱当随证而辨。食多不化常有嗳腐吞酸,痰阻中脘多有呕痰涎,或伴脉滑。 西医胃病的种类有许多,常见的有胃食管反流病,胃...

  • 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1、寒邪犯胃症状:胃脘作痛,得热痛减,形寒喜温,伴呕吐,纳呆,大便欠实,舌苔白,脉弦紧。证候分析:素体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恣食生食,或胃部受冷,寒邪犯胃,胃络急引而作痛,故胃痛得热而减,形寒喜温。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则呕吐。胃肠失调,运化失司,则纳呆、...

  • 在治疗方面来说,西医的治疗不外乎就是抗炎,促进消化,制酸止痛等;而中医则分为几大证型。如;脾胃虚寒、肝胃不和、饮食不洁(不节)、胃阴亏虚等等。具体的情况,还得根据中医四诊(望闻问切)才能得出具体答案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根据我的长期经验,中医在胃肠道疾病方面的确比西医有独到之...

  • 以胃脘冷痛,遇冷痛剧为辨证依据。有形寒肢冷、口淡不渴、舌淡苔白润、脉弦或沉紧等寒证的定性症状。有胃脘冷痛、痛势剧烈、拒按、得温稍减、遇冷痛剧,或恶心呕吐等寒凝气机,胃气失和的定位症状。此外要注意,胃寒的虚证、实证鉴别:胃虚寒证的病程长,以胃阳不足,虚寒内生为主要病机,其脘痛...

  • 【辨证确诊】本证以胃肠实热炽盛为主要病机。以腹部硬满疼痛、大便秘结和里热炽盛之象并见为辨证依据。有高热,或日晡热甚、汗出口渴,甚则神昏谵语、狂乱、尿少色黄、舌红苔黄燥,或焦黑起芒刺、脉沉实有力等里热炽盛的定性症状。有腹部硬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气味恶臭等热炽胃肠...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