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怎么根治

脾虚需根据不同证型进行用药治疗,主要包括脾气虚、脾虚气陷、脾阳虚、脾不统血等,其中以脾气虚、脾阳虚为常见。脾虚多与饮食、精神、生理、疾病、生活等因素有关。
1、脾气虚证
牌气虚证一般是指脾气不足,运化失职,以纳少、腹胀、便溏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饮食减少,腹胀,进食后腹胀明显,便溏。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或不规律引起的。治疗上可使用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还可使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砂仁等药物熬汤、药进行调理。
2、脾虚气陷证
脾虚气陷证又名中气下陷证,是指脾气虚弱,升举无力而反下陷,以眩晕、泄泻、脘腹重坠、内脏下垂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主要表现为眩晕、久泄,脘腹重坠作胀,进食后更加明显。当脾气虚进一步发展或久泻久痢,会损伤脾气,清阳下陷,就会容易出现脾虚气陷的情况。治疗上可使用补中益气汤,还可使用黄芪、人参、当归、白术、升麻等药物进行熬汤药进行调理。
3、脾阳虚证
脾阳虚证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以纳少、腹胀、腹痛、便清及阳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主要表现为腹痛绵绵、喜温喜按,纳少、腹胀,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畏寒肢冷、肢体浮肿、白带清稀量多、小便短少。当过多地食用生冷食物,会容易损伤脾阳,使中焦阳气温煦能力减弱,继而出现脾阳虚的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使用干姜、附子、人参等进行调理。
4、脾不统血证
脾不统血证又名气不摄血证,是指脾气虚弱,统血失常,血溢脉外,以各种出血及脾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主要表现为各种出血,如便血、尿血,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伴见食少、便溏,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可以使用归脾汤进行调理、治疗,还可使用白术、黄芪、木香、酸枣仁、龙眼肉等进行调理。
另外,可到中医科进行艾灸、针灸足三里、胃俞、太冲等穴位,还可沿胃经和脾经按摩进行辅助治疗,改善脾虚的状况。2023-03-17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动作——点按足三里,这个穴位不仅能够调理脾虚,还能够缓解便秘,促进效果和增强机体免疫力。
2020-10-10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7:16:5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红枣12枚,拇指一个关节大小的姜片切片煮水饮用,这种简单的方法效果确实不错。如果脾虚的情况不是特别严重,坚持饮用两周左右的时间,就能感受到明显的好转,此时或许可以停止服用其他药物。需要注意的是,脾虚是一个需要长期调理的过程,单纯依靠两周的食疗很难彻底根治。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有益...

  • 另外,可到中医科进行艾灸、针灸足三里、胃俞、太冲等穴位,还可沿胃经和脾经按摩进行辅助治疗,改善脾虚的状况。

  • 通过艾灸进行治疗的这种治疗方案,假如艾灸太急、太过、太重,容易出现上火,所以经常灸足三里穴、中脘穴,后背会选择脾俞穴、胃俞穴和肾俞穴,灸这些穴位能够补充脾肾的阳气,然后使脾虚得到根治。脾虚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然后会出现腹泻的症状,有的时候腹泻明显还可以灸上巨虚穴和下巨虚穴,效果也比较明...

  • 除了饮食调理,适当的药物调理也是必要的。中医常推荐一些具有健脾益胃作用的中药方剂,如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等。这些药物可以辅助治疗脾胃虚弱,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此外,适量的运动锻炼也对改善脾胃功能有益。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身体各系统的功能,包括消化系统。适当...

  • 简单的调整方法是先将双手搓热,然后将双手重叠放在肚子上,围绕着肚脐眼顺时针旋转大约30圈,再逆时针旋转30圈。这样的操作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减轻脾胃的负担。适宜的锻炼方式包括散步、八段锦、太极拳、易筋经等。最关键的是保持饮食有节,避免过饥或过饱,不吃不干净和难以消化的食物。饮食应保持温度...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