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煎煮和服用时间有讲究吗?

中药的煎法 一、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严禁用铁器。 二、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 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三、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时间可略短。 四、煎药量:儿童每剂50-100毫升。成人每剂150-200毫升。 五、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3、“溶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5、其它特殊药物按医嘱煎煮。 只是煎药要讲究方法,以利药到病除。煎药器具一般选用有盖的陶瓷砂锅或搪瓷锅,因其受热均匀,性质稳定。煎药用水也很重要,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如纯净水,井水、自来水,以不含消毒剂的优质天然水为佳。加水量,一般以浸泡后水面高出饮片2—3厘米为宜。加水量则应根据饮片重量、体积、吸水能力及煎煮时间而定。药味多、体积大、吸水强、煎煮时间长的中药加水宜多些,否则宜少些;头煎加水量宜多些,二煎宜酌减;煎煮滋补药加水宜多些而解表药宜少些;用于少儿的汤剂可适当减少加水量。中药适当浸泡湿润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中药在煎煮前宜在室温下加水搅拌后浸泡30—60分钟,使水分子充分浸入药材组织。 煎煮火候、时间等也直接影响汤药质量。火候,一般先武火(急火),煮沸后文火(慢火)保持煮沸状态,直至达到煎药要求。每付药一般煎二次,煎煮时间依药方不同而有所区别。滋补类药,一般头煎煮沸后再煮30分钟左右。解表药气味辛香,富含挥发油,煎煮太久易使药材有效成分挥发逸去,降低药效,宜急火煮沸,再煎5—10分钟。一般药煮沸后再煎煮约15分钟即可。二煎药宜比头煎时间短些。煎液量,以每次煎煮后趁热滤取煎液100—200ml为宜。药味多的煎药量宜多些,药量少则宜少些。注意第二次煎煮后,应挤榨药渣,避免煎液的损失。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后分两次服。 祖国医学非常重视中药的服用方法,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普通一剂中药,可煎煮2~3次,即头煎、二煎、三煎,分服或合并后再分次服用。具体服法有:

1.食远服 即饭后较长时间服药,本法适用于脾胃病或服用泻下作用的药物。

2.空腹服 即晨间未进食前服药,本法适用于脾胃虚寒,四肢血脉病和服用驱虫作用的药物。

3.睡前服 即在睡眠前服药,本法适用于心肾病和服用滋阴补肾健骨的药物。

4.饭前服 即在开饭前20分钟服药,本法适用于下焦病症和服用补肾之品。

5.饭后服 即在进食20分钟以后服药,本法适用于上焦胸膈病证。

6.发病前服药 如已掌握疾病发作规律,可在发病前适当时间服药,如疟疾、癫痫等。

7.热服 即乘热服下,本法适用于服用治疗寒症、外感的药物,临床出现的真热假寒证也可采用热服法。

8.温服 即药液不冷不热时服用,一般服药皆用此法。

9.冷服 即将药液放凉后服用,本法适用于热证或临床上出现真寒假热证。

10.顿服 即多量一次服完,本法适用于病情危重者。

11.频服 即多次服用,本法适用于上部病证,如咽喉病,或服药不受者。

12.冲服 即用药液将不易溶于水或不易煎煮药末冲服送下2013-08-08
早空腹,晚睡前2013-08-08
mcxzy 阅读 28 次 更新于 2024-11-16 15:00: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煎中药的时候还要知道中药才在煎煮以前一定提前用清水浸泡,因为中药多数都是中药类的干燥品,他们用清水浸泡后能使中药变软,而且能使他们原有的组织恢复到天然状态,这样的中药再去煎煮时会更好的把药用成分析出。不过浸泡中药材的时间一定要掌握...

  • 补益类的水开之后煮四五十分钟,治感冒的水开之后二十分钟左右,一般的水开之后半小时。先煎的一般是半小时后纳其余的药物,后下的要起药前五分钟下药,所有的药都是水开了之后用文火慢慢熬。

  • 病情分析:你的情况考虑如果是中药的话一般需要浸泡几个小时比较好,并且一定要注意进行熬煮 指导意见:熬煮的时候一般也是一个小时比较好,不是越长时间越好的,一定要注意一下比较好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