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针灸学的历史沿革

董公景昌先生(1916-1975),山东省平度市人,始自其先祖曾以针灸医术救人,家道小康,十八岁在原籍设立针灸诊所,服务桑梓,不计诊费,抗战时期,离乡从戎,胜利后解甲归里,后在青岛设立针灸诊所。未几年重行入伍并随军到达台湾。1953年,以旧病复发请准退役蛰居台北,重操旧业,并为军界同仁义务应诊。董氏羁身军旅,先后达十三年,每于军旅空偬之际,为同胞施针治病,卅年来诊治病患近四十万人,即登记可稽者达十万人以上。以董氏针法异于正统,取穴尤其奇验,在针灸学术上夙自令成学派,殊为针灸学者所推崇。(摘自李国政《台湾董氏针灸经穴学》。) 董公很喜欢马,故其许多穴位取名皆与马有关,例如足驷马、指驷马、马金水、马快水等,故此针法取名亦与马有关,称为倒马针法。另马跑得很快,即迅速之意,取马为名亦有速效之意。而且此倒马针法,更是名符其实的“倒马”,因为若是马缺少一只脚,剩下三只脚便会倒下,故此倒马的意思便是使“马倒”,即剩三只脚,运用于针灸治疗上,即是用三根针,针刺的意思。从董公所传之奇穴中,大都为三穴一组之布置即可体会董氏奇穴之真谛。此道理很容易便可明白。故可知三针倒马为主要,两针的运用较属特例。

2016-05-18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1:10:5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董公景昌先生(1916-1975),山东省平度市人,始自其先祖曾以针灸医术救人,家道小康,十八岁在原籍设立针灸诊所,服务桑梓,不计诊费,抗战时期,离乡从戎,胜利后解甲归里,后在青岛设立针灸诊所。未几年重行入伍并随军到达台湾。1953年,以旧病复发请准退役蛰居台北,重操旧业,并为军界同仁义务应...

  • 董景昌先生,1916年出生于山东省平度市,其家族世代以针灸医术造福他人,使得家道逐渐兴隆。他十八岁时,在家乡开设了针灸诊所,致力于服务乡亲,且不计诊费。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离开家乡从军,战后退役回到故乡,随后在青岛设立了新的诊所。然而,战争的波及迫使他再次入伍,期间他在紧张的军旅生活中,始...

  • 民国七十六年(西元1987年)恩师胡文智先生将平日董公所传董公所著之书,增加不少穴位重新编写《最新实用针灸奇穴全集》,在穴位的数量与位置,增订不少,由于董氏针灸号称七百五十馀穴,而董公其书及杨着、赖着都只公布一百七十余穴,其它五百余穴都跑哪里去了,是否失传,而我恩师能将其中重要的七、...

  • 董氏奇穴针灸中有一种独特的针法,被称为董氏倒马针。董公钟爱马,许多穴位的命名便源于马,如足驷马、指驷马等,倒马针法也因此得名,寓含了马的快速和速效之意。此针法的精髓在于其“倒马”理念,即用三根针刺,如同马少一足会倒下,象征治疗时需使身体达到平衡,以三针治疗来代替单一针法。董氏...

  • 肩关节后侧痛和下臂外侧痛等。特别针对肩臂不能左右活动的情况,足千金穴与足五金穴的配合尤为有效,与肾关合用可显著缓解五十肩症状。董氏奇穴针灸学 董氏奇穴针灸学由董氏先祖创立,是一套独特的针灸体系,内容丰富,包含耳针、头皮针、手针、倒马针、放血疗法等多种针法,疗效显著,简便易行。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