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寒可以吃补中益气丸吗?

  [1]补中益气丸的成分主要有:党参,炙黄芪,炙甘草,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党参和炙黄芪都 补中益气丸
  可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当归则可以润肠通便、补气血,调经止痛。炙甘草和白术都可用于脾胃虚弱,有健脾调胃、益气复脉之效,白术还可以燥湿利水,止汗,安胎。柴胡可用于气虚下陷、肝气郁结、月经不调。从分析其成分作用,不难看出补中益气丸功效主要是补中益气。

  功效一: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可以有效调节中气下陷、滋补身体,解除体虚乏力症状。

  功效二:健脾润肠。这也是补中益气丸的功效之一,比如补中益气丸中的炙甘草和白术都可用于脾胃虚弱,健脾调胃、益气复脉之效。

  功效三:调节免疫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此种功效是根据补中益气丸的药理研究而来的,比如白术可以燥湿利水、当归则可以润肠通便。

  功效四:治疗持久腹泻、脱肛、子宫脱垂。比如白术有安胎之效。

  功效五:调节月经不调,月经疼痛、补益气血。当归和柴胡等都有此种功效。

  功效六: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抗菌、抗病毒等。比如炙甘草可解附子毒,升麻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等。

  功效七:对于气阴两虚型肺癌有较好的开脾胃和止汗作用。

  [主治]
  1.脾胃气虚证。证见饮食减少,体倦乏力,懒言,面色无华,大便稀溏,脉大而虚软。

  2.气虚下陷。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病人气短乏力,舌淡,脉虚。

  3.气虚发热证。证见身热,自汗,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现代应用] 现化常化裁运用于治疔体弱所致的眩晕、头痛、耳鸣、耳聋、视力模糊,以及慢性气管炎、
  子宫脱垂、脱肛、习惯性流产、崩漏、功能性低热等见有上述证候者。

  [方解] 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固表升阳;人参、炙甘草、白术益气健脾;当归补血和营;陈皮理气和胃;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全方使脾胃升降有序,气机畅顺,阳气不复郁闷,身热诸证得以消除。

  [加减法]
  1.如果下陷甚者,加重人参用量为15克 再加入山萸肉12克
  2.若少腹下坠或有痉挛表现者,重用升麻,用量为24克
  3.若腹中痛者,加入白芍10克 延胡索8克
  4.若风湿相搏,全身疼痛,则加入防风12 羌活10 蒿本9 苍术122011-10-28
补中益气丸适用于脾气虚或脾肺气虚证,至于胃下垂啊脱肛啊等症状都是中气不足引起的。所谓中就是指脾脏。用中药的话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使用,胃寒的话如果是虚寒就可以用但是不是很对证,附子理中丸更好。如果是实寒的话,建议不要用,吃点生姜汁。证状不缓解的话,就要去医院诊断一下了。2012-11-11
mcxzy 阅读 4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9:30:2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香砂养胃丸是另一种治疗脾胃虚弱的中药选择。它含有木香、砂仁、白术等药材,能够温中和胃,对于胃寒疼痛、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特别适合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群。3. 补中益气丸:补中益气丸主要用于补充脾胃之气,主要成分包括黄芪、党参、甘草等。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乏力、气短、食...

  • 病情分析:你好,以上两种药物均不是治疗胃寒的药物,“补中益气丸”是治疗中气不足,气虚下陷的药物;“桂附地黄丸”是治疗肾阳虚的药物。意见建议:建议,胃寒的症状有,腹痛,与寒冷加剧,得温热舒服,完谷不化等表现,代表方剂“附子理中丸”,“理中汤”。平时少食寒凉食物,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

  • 胃虚寒者宜多吃生姜,桂圆、大枣、山药。还可以用香砂养胃丸,或是补中益气丸,或是用生姜片贴肚脐,用艾灸熏烤效,或是用艾灸烤足三里穴,这几种方法都很好。最好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做药膳,熬粥等等,健脾养胃效果更好。 胃病三分治疗,七分养护,吃饭八成饱是最好的,不要暴饮暴食。

  • 你好胃寒疼痛可以使用附子理中丸或者是金匮肾气丸。一般不中益气丸多用于治疗气虚自汗。

  • 针对脾胃虚寒,中医常采用中成药进行调理。如附子理中丸,主要成分为干姜、白术、人参、甘草等,能够温中散寒,补气健脾,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又如香砂养胃丸,其成分包括砂仁、木香、白术、茯苓、陈皮等,能有效缓解胃寒、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此外,还有补中益气丸、胃宝丸等中成药...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