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的“上实下虚”“上火下寒”怎么治疗

中医讲的“上实下虚”“上火下寒”是病证,而不是具体的症状表现,具体到肾来说,可以见有肾气虚肾不纳气,则表现出气喘咳痰的肺中实证,这就是上实下虚;再比如肾阳虚,水湿内停上犯于脾,是邪困脾出现恶心欲呕,饮食不佳的表现也是上实下虚证;再比如肾阳虚阴寒内盛,心火不能下交于肾水,而独盛于上的口舌生疮症就是上火下寒证的表现!

分析你所说的症状表现,应该是脾肾阳虚,所以下寒,下焦寒水不能蒸腾气化以润肺,而之肺中燥热,故现上热,所以治疗应该温脾肾之阳以灭肺中之热,应该服用桂附地黄丸配合补中益气丸,肾水蒸腾气化,脾气升清阳而入于肺,则口鼻不再上火,大便自然正常,肚子也不会再怕凉!2007-11-07
 上火下寒型,是最难遇也最难治的一种人,用人参、黄芪一起治,人参治寒,黄芪治火。
一定忌口,尽量不吃海鲜,海鲜号称“阴中之阳”,这种上火下寒的体质最忌。
中医药方:上火下寒,治宜上火
,温下寒,方选附子泻心汤,大黄6
黄连9
黄苓6用开水冲,附子10水500ml开后煎半小时,搅匀后分二次服用。
但最好别瞎吃任何药或者食物。
一般热症也要分是头火、肺热、胃火、肠燥、肾热
一般寒症也要分是肺寒、胃寒、肾寒
不同的药物或食物疗效不同,比如:姜糖水治疗胃寒,治疗寒凉引起的痛经,但治不了肾寒引起的四肢冰凉,紫菜能治疗肠燥便秘、,但胃寒人不能吃。琵琶止咳露只能之肺热咳嗽,肺寒咳嗽越喝病越重。
不过说回来还是内分泌失调引起来的,所以,你要先找到病根再去治疗。
还有你平时可以多用枸杞子煮汤喝,枸杞子滋阴补肝肾又不上火,一年四季一家老少都能吃,煮鸡汤时放一把再放一个掰碎的冬菇,汤就很清甜的。夏天隔一段时间就用两粒花旗参(切碎)一把麦冬煮水当茶喝,可以去火补气,很适合你这类的人饮用,最主要是平时吃多些枸杞子,无论煮什么汤都放一把,经常吃,你的身体状况就会好起来的。2019-06-23
肾阴阳虚的症状是可以平补
方法是,先6味地黄后8味,交替进行
也可以用阴阳一起补
至于标题的,原因不详细,无法说明白2007-11-07
mcxzy 阅读 5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3:29:0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所讲的“上实下虚”和“上火下寒”是一种病症,而非单一的症状。具体到肾脏上,如果肾气虚弱,肾不能很好地吸入气息,可能会导致肺部出现实证,例如气喘、咳痰等症状,这就构成了上实下虚的病症。同样的道理,当肾阳虚时,体内水湿过多,上犯于脾,可能会导致脾功能受困,出现恶心、食欲不振等病症...

  • 在中医理论中,“上实下虚”(上热下寒)是一种常见的病症,治疗时需要采取相应的辩证方法。通常来说,如果上部病症明显,下部症状较为隐晦,那么治疗时应着重于下部,使用温热性质的药物,这就是所谓的“上病下治”。这种治疗方法体现了中医顺应自然法则的原则,就如同烧一壶水,从下面加热能够更有效地...

  • 中医讲的“上实下虚”“上火下寒”是病证,而不是具体的症状表现,具体到肾来说,可以见有肾气虚肾不纳气,则表现出气喘咳痰的肺中实证,这就是上实下虚;再比如肾阳虚,水湿内停上犯于脾,是邪困脾出现恶心欲呕,饮食不佳的表现也是上实下虚证;再比如肾阳虚阴寒内盛,心火不能下交于肾水,而...

  • 就肾脏而言,可能会出现肾气虚肾不纳气的情况,导致气喘咳痰的肺中实证,即上实下虚;也可能是肾阳虚,水湿内停上犯于脾,出现恶心欲呕、饮食不佳的表现,同样属于上实下虚证;还有肾阳虚阴寒内盛,心火不能下交于肾水,导致口舌生疮,这是上火下寒证的表现。这些复杂的证候反映了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

  • 上实下虚不是古人健康标志。上实下虚即上热下寒,是现代人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其主要表现是热证与寒证并存:常年上火,总是口腔溃疡、舌疮、慢性咽炎、失眠,同时又表现出很多体寒症状,如舌体胖大、大鱼际发青、下肢冰凉等。正常人是阴阳平衡,它不停地在运转,而“上实下虚”就说明它的运转能力下降。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