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如何对抑郁症进行认识的?

 祖国医学虽无抑郁症之病名,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们就已经意识到情志不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黄帝内经》首次将“郁”的概念引入医学。
在古代相当长的时期中,中医学从文字到术语、从理论到实践,建立了五脏主神明的完整体系。抑郁症所表现可归结为“郁而不舒,则皆肝木之病也”,并影响到心、脾、肾等脏器。情志变化过激就会导致气机逆乱,情志不遂,气机郁滞,痰瘀内生。
日久损伤人体气血阴阳,使脑神失养,神失所藏,病变由实转虚,或虚实兼见。亦有部分患者表现为躁狂与抑郁双相症状,其病变为痰气郁滞,久而生热化火所致,日久可损伤机体阴液。概括而言,抑郁症是由于情志失调,使心情压抑久久不得舒,使气机紊乱,脑失所控而致本病,在此基础上兼及心、肝、脾、肾诸脏。
主要的病理变化为气机失调,导致气机郁滞、痰瘀内阻、扰及脑神,脑失调控,或病久气血精微不能上荣于脑,脑失调控,而出现心境低落等情志症状及能力下降表现;七情失制,使五脏气机失调,痰瘀阻滞经络,而出现各种躯体症状。2021-01-08
mcxzy 阅读 26 次 更新于 2025-04-11 23:27:2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6、现代医家更加突出强调各种不良精神刺激是导致抑郁症的病因,肝气郁滞是其基本病机。赵嘉萍、 尤亚贤 、王彦恒、李发明认为,抑郁症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证,内伤七情是重要的致病因素。7、对于抑郁症的认知、意志、行为等高级精神症状,黄跃东从“神”入手讨论,抑郁有情感体验和表达...

  • 1、情志相胜理论的基本雏形 情志可以致病,而调情志又能治病,从《内经》开始,医家就运用这样的方法至临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阐述了情志相胜心理疗法治愈疾病的的基本原理。郁...

  • 中医理论认为,抑郁症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火、食、湿、痰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具体来说,肝气郁结常常与气、血、火有关;而脾则主要与食、湿、痰相关;至于心,往往表现为虚证,如心神失养、心血不足、心阴亏虚等。此外,还有一些病例属于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的复杂情况。抑郁症通常始于气滞,...

  • 一、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 中医将抑郁症归于“郁证”范畴,认为其多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有关。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调理气血、平衡阴阳,达到治疗目的。此外,中医还有丰富的辅助治疗方法,如针灸、气功、食疗等。二、西医对抑郁症的理解与治疗 西医认为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与神经递质的不平衡有...

  • 中医认为,抑郁症的根本在于阳气郁结,无 常发挥其温暖、鼓舞、和煦、光明的作用。阳气郁结使得患者表现出懒散、呆滞和忧郁的状态,这些都是阳气郁结的表现。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中,主要表现为阳气郁结,无法达到应有的状态,导致精神机能衰退。阳气郁结使得人体失去温暖、鼓舞、和煦、光明的功能,这是抑郁...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