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的伤寒是什么意思

伤寒是一种由感冒或暴露在寒冷环境下引起的疾病,属于中医学中的一种热病范畴。伤寒是由体表受寒所造成的内热内扰病症,又叫寒毒之病。在中医中,伤寒属于太阳、少阳、阳明三经的外邪所致的疾病,是一种以外感发热和腹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伤寒的临床表现以寒热表现为主,可出现高热、寒战、头痛、咳嗽、痰多、身体酸痛等症状。中医临床上采用温热解表、清热解毒、辛凉泻热、通利气血等方法来治疗伤寒病症。中药有桂枝汤、麻黄汤、银翘散、葛根汤等,也可采取外治法,如拔罐、刺络、艾灸等手段。
中医认为预防伤寒可从日常生活中入手。首先,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爱抽烟喝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其次,要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在寒冷的环境中,不要穿得过于单薄,睡觉时也要翻被盖好。此外,还可以适当地进行锻炼和调节饮食,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如果出现了感冒、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就医,避免疾病加重。
2023-12-16
mcxzy 阅读 89 次 更新于 2025-04-08 18:29: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伤寒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疾病理论,它是以夏历立秋前后气候的变化为标志,而出现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这种传染病表现为发热、头痛、咳嗽、乏力、腹泻、恶心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引发一些严重的并发症。中医伤寒理论的产生,主要是为了探究伤寒的发病机理以及取治之法。通过对伤寒病的观察和研究,中...

  • 伤寒这一概念,在中医学和现代西医学中有着不同的含义。中医学中,伤寒是指外感热病的总称,其中又细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伤寒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所致的各种外感疾病,而狭义的伤寒则专指冬令感受风寒所致的疾病。伤寒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素问》,《难经·五十八难》进一步明确...

  • 根据陈存仁的说法,“伤寒”有三重意义:泛指一切发热病,专指《伤寒论》中的麻黄汤证,特指湿温伤寒症(肠热证),争议颇多。伤寒的致病因素包括外因(六淫之邪)和内因(正气虚亏),外因涉及风、寒、暑、湿、燥、火,内因则指身体虚弱、劳倦饥饿、起居失常、寒温不适、房事不节等。伤寒以六经为辨...

  • 中医研究病邪,不能脱离临床实践和“证”的判断。《伤寒论》中提到的伤寒,广义上包括温病、杂病,狭义上专指伤寒。伤寒的概念在《伤寒论》第6条中被简化为以症状特点判断,而非依据感受何种六淫之邪。《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涵盖了温病。六经辨证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体系,根据人体患病后的症状反应,分...

  • 伤寒在中医以及西医中指的不是同一种疾病。在西医指的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是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甲、乙、丙、沙门氏菌引起的人体肠道功能紊乱和全身中毒症状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简单地说就是一种病菌会在肠道内大量繁殖,释放出毒素,这些毒素在人体内不断地积累,到一定量的...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