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治仔猪副伤寒,仔猪副伤寒防治技术

仔猪副伤寒也称猪沙门氏杆菌病,主要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常见传染病之一。其病原菌常存在于健康猪的肠道内,当饲养管理不良,卫生条件差,气候骤变等因素使猪体抵抗力降低时诱发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春初、秋末气候寒冷季节常发,主要发生于2-4月龄的幼猪,常与猪瘟、猪喘气病并发或继发。急性型(败血型)多见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常突然死亡,病程稍长者可见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喜钻于垫草内,体温升高至41-42℃,鼻、眼有黏性分泌物,病初便秘,后下痢,粪色淡黄,恶臭,有时混有血液。死前不久在颈、耳、胸下及腹部皮肤呈紫红色,后变蓝紫色,病程4-10天,多数患猪往往因心力衰竭而死亡。慢性型最常见,病初减食或不食,体温升高或正常,精神不振,腰背拱起,四肢无力,走路摇摆,经常出现持续性下痢,粪便时干时稀,呈淡黄色、黄褐色或绿色,恶臭,有时混有血液,严重时,肛门失禁。由于持续下痢,病猪日渐消瘦、衰弱,被毛粗乱无光,行走摇晃,最后极度衰竭而死亡。多在半个月以上死亡,有的甚至长达2个月,不死的病猪生长发育停滞,成为僵猪。剖检急性病例,全身淋巴结肿大,紫红色,切面外观似大理石状,肝脏、肾脏、心外膜、胃、肠黏膜有出血点,病程稍长的病例,大肠黏膜有糠麸样坏死物。慢性病例,典型的病变是盲肠及结肠有浅平溃疡或坏死,周边呈堤状,中央稍凹陷,表面附有糠麸样假膜,多数病灶汇合而形成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坏死灶表面干涸结痂,不易脱落。[防治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干燥、卫生,喂给全价配合日粮,对1月龄以上的仔猪肌肉注射仔猪副伤寒冻干弱毒疫苗预防。(2)治疗时可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新霉素、土霉素、痢特灵、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等药物。新霉素,每天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每天2次,口服或肌肉注射,或土霉素每千克体重0.1克,每天口服2次,连用3-5天;或内服复方新诺明,每千克体重20-25毫克,每天2次,连用4-6天,或内服痢特灵,每千克体重20-40毫克,每天2次,连用3-5天。(3)对已发病的猪,隔离饲养,污染的猪圈可用20%石灰乳或2%氢氧化钠进行消毒;治愈的猪,仍可带菌,不能与无病猪群合养。2023-06-14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4-10-05 20:44:0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仔猪副伤寒: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 急性型症状:高热 40 41.5度,精神不振、不食、腹痛下痢。 拉黄绿色的恶臭稀便,病猪消瘦,耳部皮肤发绀。 慢性型症状:高热 41度,食欲不振,周期下痢,稀便有血或假膜, 怕冷钻草,结膜发炎,胸腹皮肤湿疹,日见消瘦,贫血,脱水, 最后皮肤发绀,...

  • 你好,副伤寒与伤寒的表现极为类似:①持续高热,热型主要为稽留热,少数呈弛张热或不规则热;②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明显,舌苔厚腻,腹部不适,腹胀,可有便秘或腹泻,下腹有轻压痛;③心血管系统症状:相对缓脉和重脉;④神经系统症状:可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听力减退;⑤肝脾大:多数患者...

  • 防治方法 1、本病是由于仔猪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促进发生和传播的,因此,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是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首先应... 可对1月龄以上或断奶仔猪,用仔猪副伤寒冻干弱毒菌苗预防,用20%氢氧化铝稀释,肌肉注射1ml;免疫期9个月;口服时,...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