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在筋与痰经络上的区别

表现不同。痰在筋通常指痰浊阻络,表现为关节、肢体等部位麻木、疼痛、活动不利等症状,以及咳嗽、咳痰、胸膈满闷、气喘等症状。痰在经络上出现时,可能会引发多种症状。痰在肺经或者肺俞穴时,可能会导致咳嗽、咳痰的症状,痰液的性质可能为黄色粘稠状。痰在心包经或者心俞穴时,可能会出现胸闷、胸胀的症状,也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的表现。肝经和三阴交穴位有痰湿瘀结的情况时,可能出现经行不畅、痛经、闭经等。2023-09-25
mcxzy 阅读 5 次 更新于 2025-04-18 15:20:1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痰在经络,可能会出现带状疱疹的表现,还可能出现面瘫、中风等疾病群,颈椎病,腰椎病 痰在脉管,出现下肢静脉曲张。

  • 所以它既可以化有形之痰,也可以化无形之痰,觉得这儿有东西但吐也吐不出来,咽也咽不下去,像梅核气一样,它也能散掉。如果有人觉得就是有痰吐不出来,揉了丰隆穴以后很容易就可以把痰吐出去,这个丰隆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化痰穴。曲泉(合水穴):屈膝,在膝内侧横纹上方凹陷中。曲指肝木(木...

  • 痰饮一旦形成,便可随气流窜全身,外至皮肉筋骨,内至五脏六腑,无处不到,从而产生不同的病变。所以古人有"痰为诸症之侣"、"顽痰生怪病"、"百病皆因痰作祟"的说法。2、痰饮致病的特点(1)阻滞气血运行痰饮一旦流滞在某一脏腑或某处组织,就会阻滞气机,妨碍血行,甚至产生瘀血,...

  • 化痰熄风;痰气凝结于咽喉则化痰利气解郁;痰阻经络筋骨则需软坚消结、通络化痰。饮为阴邪,遇寒而凝,得温而行。治疗痰饮病时,应遵循温药和之的原则,病溢饮者需发其汗,病悬饮者应攻逐水饮,支饮为寒饮伏肺则需温肺化饮。对于脾肾阳虚导致的饮邪内停,应温补脾肾以化水饮。

  • ⑦痰结皮下肌肉,凝聚成块,则身体某些部位可见圆滑柔韧的包块,如在颈部多为瘰疬、瘿瘤,在肢体多为痰核,在乳房多见乳癖;痰阻咽喉,多见梅核气;痰停经络,气血不畅,可见肢体麻木、半身不遂;⑧苔腻、脉滑为痰浊内阻之象。病变性质: 根据痰的性状及兼症的不同,痰证又有寒痰、热痰、湿痰、...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