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的症状

1 脾气虚证 脾气虚指脾气不足,运化失职,以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证候表现:食欲不振,腹胀,食后胀甚,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肢体倦怠,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舌淡苔白,脉缓或弱。
病因: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日久,或禀赋不足、素体脾虚,或年老体弱,或久病耗伤,调养失慎等所致。

2 脾虚气陷证 脾虚气陷证指脾气虚弱,升举无力而反下陷,以眩晕、腹泻、内脏下垂、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证候表现:眩晕,久泄,腹部重坠作胀,食后更甚,肛门重坠,甚至内脏下垂,如脱肛、子宫下垂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缓或弱。
病因:多有脾气虚进一步发展所致,或因久泄久痢,劳累过多,或妇女孕产过多,产后失于调护等损伤脾气,清阳下陷所致。

3 脾阳虚证 脾阳虚证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以食欲不振、腹胀、腹痛、便溏及阳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证候表现:腹痛绵绵,喜温喜按,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清稀,畏寒肢冷,或肢体浮肿,或白带增多,或小便短少,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
病因:多因脾气虚加重而形成,或因过食生冷,过用寒凉药物,损伤脾胃,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所致。

4 脾不统血证 脾不统血证指脾气虚弱,统血失常,血溢脉外,以各种出血及脾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证候表现:各种出血,如呕血、便血、尿血、鼻出血、妇女月经过多等,伴食少,便溏,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
病因:多因久病伤气,或忧思日久、劳倦过度,损伤脾气,以致统血失职,血溢脉外所致。

2022-12-22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16 10:16:2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中医理论中,脾虚可以细分为多种类型,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症状和特点。其中,脾气虚是气虚证的一种,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肌肉消瘦、倦怠无力、食少纳呆、脘腹胀满等症状。此外,患者还可能伴有大便溏薄或腹泻,这些症状反映了脾的运化功能减退。进一步发展为脾气下陷时,患者除了原有的气虚症状外,还会...

  • 脾虚时上述功能会出现失调,脾虚升清作用减弱,就会出现头晕、眼花等。运化功能失常、减弱,就会出现食少、纳差、腹胀、腹泻等。脾虚统血功能减弱,就会出现出血证候,比如月经量多、月经期延长、崩漏等。脾主肌肉四肢,脾虚时肌肉四肢失去濡养,就会出现四肢无力,时间长久会出现肌肉非常瘦弱。此外脾为气血生...

  • 脾虚的状况需区分阳虚与气虚。脾阳虚者常表现出腹痛、腹胀,大便稀溏等症状。而脾气虚者则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不佳、食不知味等。对于脾虚患者,通常建议首先通过饮食调理,以改善症状。若症状较为严重,才考虑药物治疗。饮食调理是脾虚治疗的重要部分。阳虚者可多食用温热性质的食物,如姜、羊肉、鸡...

  • 脾虚还会导致手脚冰冷。有些人即使在不觉得寒冷的情况下,手脚仍然冰冷不温,这是因为脾虚导致的生寒现象。脾虚的人舌苔会变厚且发黄。健康人的舌头应该是红色的,而脾虚的人常感到口内粘腻,舌苔厚而黄。此外,脾虚还会导致如厕困难。脾虚的人如厕时,可能会排出软烂、粘腻的宿便,这是消化功能出现...

  • 脾虚的症状通常包括大便稀烂、食欲不振、容易感到疲倦、嗜睡、口淡无味、面色苍白、舌质淡白,舌边可见齿痕。脾虚还可能导致一些出血症状,比如鼻衄、牙龈出血等。脾虚还与脏器下垂有关,比如胃下垂、肾下垂等。脾虚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长期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情绪波动等。对于脾虚的调理,中医通常...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