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地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地黄连 (《云南中草药》) 【异名】假苦楝、矮秃秃、千年矮(《广西中药志》),鸡血散、小罗伞(《广西药植名录》),白花矮陀陀、七匹散、金丝岩陀、土黄连(《云南中草药》),滇地黄连、铁冬青、思茅地黄连(《文山中草药》),金丝矮陀(《云南思茅中草药选》),雅害黑(傣名)。 【来源】为楝科植物滇黔地黄连的全株。 【植物形态】滇黔地黄连 矮小灌木,高约20厘米。茎直立,少分枝。单数羽状复叶,互生,总轴连柄,长5~7厘米;小叶5~7,顶生小叶具柄,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3~7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边缘具粗锯齿;侧生小叶无柄,基部一对最小,倒卵形或近圆形,长0.5~1厘米,全缘。聚伞花序腋生;苞片长三角形,被短毛;花柄短,上有肉质短刺;萼钟状,5深裂,披针形,长约2毫米;花冠白色,长达2厘米,内面被稀疏的长柔毛,5裂,裂片卵圆形,先端短尖,带紫红色;雄蕊的花丝筒顶端撕裂状;子房上位,5室,被长柔毛,柱头头状。蒴果扁球形,具5钝棱,被柔毛。基部有宿存的花萼;种子扁平。花期5~9月。果期6~10月。 生于山谷林下。分布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苦。凉,有毒。 ①《文山中草药》:"苦,寒。" ②《云南中草药选》:"根:微苦,平,有小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行气活血。治感冒高热,疟疾,肺炎,咳喘,吐血,胃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①《广西中药志》:"叶:散瘀消肿,接骨。治跌打骨折。" ②《广西药植名录》:"活血,治病后虚弱、风湿骨痛、跌打内伤、咳嗽、吐血、哮喘、肺炎。" ③《云南中草药》:"行气止痛,活血祛瘀,截疟。"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2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宜忌】《云南中草药》:"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多。" 【选方】①治胃痛:白花矮陀陀五分。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②治气胀腹痛,恶性疟疾:白花矮陀陀根五分,草果为引,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③治伤风感冒,高热不退,胃痛,风湿关节痛:金丝矮陀二至三钱。水煎服。(《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提醒您:地黄连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2022-10-21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2:01:2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黄连是一种味苦性寒的中药材,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它适用于治疗湿热痞满、呕吐、痢疾、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烦躁不安、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疮疡等疾病。黄连还有抗菌、抗病毒、抗原虫、抗真菌等多种作用。2. 生地黄的功效 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的...

  • 云南地黄连在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在彝药中,《滇药录》和《滇省志》中记载,全株可以治疗骨折和跌打损伤,以及缓解腰痛的症状。而《哀牢》则指出全株能用于治疗高热不退、风湿痹痛、咽喉肿痛和疮疡疔疖。进一步深入研究,可以发现云南地黄连在医药使用中的特性。其味甘、微苦,性凉,具有清热解毒、...

  • "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行气活血。治感冒高热,疟疾,肺炎,咳喘,吐血,胃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①《广西中药志》:"叶:散瘀消肿,接骨。治跌打骨折。" ②《广西药植名录》:"活血,治病后虚弱、风湿骨痛、跌打内伤、咳嗽、吐血、哮喘、肺炎。" ③《云南中草药》:"行气止痛,活血祛瘀,...

  • 1、清热解毒:土黄连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有治疗身体热毒的作用,可以改善身体出现的咽喉红肿和疼痛,还有利于改善身体出现的牙龈肿痛和大便干结,同时还可以用于治疗咽喉炎,有利于体内热毒消除和症状好转,还有利于促进咽喉炎症消退,达到良好的改善和治疗效果,防止病情的程度加重。2、利尿通淋:土黄连可以起...

  • 1、土黄连的功效与作用:泻小肠经实火,胃中实火,利小便。止热淋疼痛,牙根肿疼,咽喉痛,小儿乳蛾,痄腮。记载于《滇南本草》。土黄连还是一种能化瘀止痛的中药材,它能加快人体内淤血消散,并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在人们出现血瘀气滞的时候可以直接用它煮水喝,另外人们出现跌打损伤时,还可以把它与...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