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1周疑似伤寒的患者,此时阳性率最高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是

【答案】:D
分析:伤寒杆菌培养阳性是确诊伤寒最可靠的依据。而血培养阳性率最高,在病程第1-2周的阳性率达到80%-90%,第3周约50%;粪便培养出现阳性较晚,通常在第3-4周,阳性率较血培养低,胆汁培养需要作十二指肠引流,操作不便,患者不适,很少采用。2023-06-02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5:33:2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分析:伤寒杆菌培养阳性是确诊伤寒最可靠的依据。而血培养阳性率最高,在病程第1-2周的阳性率达到80%-90%,第3周约50%;粪便培养出现阳性较晚,通常在第3-4周,阳性率较血培养低,胆汁培养需要作十二指肠引流,操作不便,患者不适,很少采用。

  • 【答案】:D A项,胆汁培养一般不用于伤寒患者。B项,粪便培养的阳性率在病程3~4周时最高。C项,肥达反应病程第1周阳性反应不多,一般从第2周开始阳性率逐渐增高。D项,血培养在伤寒病程1~2周阳性率最高。E项,尿培养在病程后期阳性率较高。

  • 【答案】:B 细菌培养:是确诊伤寒的可靠依据。在疾病早期,发病的~周选做血培养,阳性率可达%以上。病程的第~周,选做粪便培养阳性率达%左右。若上述两项培养均阴性而临床高度疑似伤寒者可选做骨髓培养,因疾病全程其阳性率均较高,持续时间亦长,但由于操作复杂且患者不易接受临床不作为常规项目。

  • 斑疹伤寒是一种由立克次体引发的急性传染病,伤寒则是由伤寒杆菌感染所导致的一种疾病。在流行季节和地区,如果患者持续高热超过1至2周,并伴有特殊的毒副症状,可以诊断为伤寒热。伤寒热通常表现为连续的高热、全身中毒症状、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等。斑疹伤寒与伤寒的临床表现和致病菌有着显著的区别。...

  •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典型伤寒的自然病程约为四周,可以分为四期,而不同的分期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常见于以下几点:1、初期:相当于病程的第1周,此时起病大多较为缓慢,发病的时候,患者常常表现发热,也是最早的临床症状,并且会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部疼痛以及...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