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津液的输布与排泄障碍概念与形成

津液的输布障碍,是指津液得不到正常的转输与布散,因而津液在体内环流迟缓,湿浊内生,或在体内某一局部发生滞留,因而津液不化,水湿困阻,或酿痰成饮之病理状态。

  津液的排泄障碍,主要是指津液气化不利,转化为汗液或尿液的功能减退,从而导致水液贮留,上下溢于肌肤发为水肿之病理状态。一般地说,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主要依靠肺之宣发;津液化为尿液排出,则主要依靠肾的气化,故肺肾功能减退,则均可导致水液贮留,发为水肿疾患。

  表现:临床所见,津液的输布与排泄障碍,主要可产生湿浊困阻、痰饮凝聚及水液贮留等病理改变。其具体表现如下:

  湿浊困阻:多由脾虚运化水液功能减退,因而津液不能转输布散,久则聚积而成湿浊,形成湿浊内困病变。湿性重着粘滞,易于阻遏气机,故可见胸闷呕恶,脘腹痞满,头身困重, 口腻不渴,腹泻便溏,面黄肤肿等症。

  痰饮凝聚:痰与饮,都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障碍,以致津液气化失常,因而水湿停聚凝考试,大网站收集结于机体某些部位而成的病理产物。且又是多种疾患的致病因素。水聚而成饮,饮凝而成痰,即可形成多种痰证或饮证。

  痰可随气升降,无处不到,病及不同的脏腑经络或滞留于机体某些部位,可表现为多种病理反映。

  饮邪为病,随其停聚部位之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

  水液贮留:此多由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水不化气,因而潴留于肌肤或体内,发为水肿或腹水等病变。2023-01-13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1:22:0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津液的输布障碍,是指津液得不到正常的转输与布散,因而津液在体内环流迟缓,湿浊内生,或在体内某一局部发生滞留,因而津液不化,水湿困阻,或酿痰成饮之病理状态。津液的排泄障碍,主要是指津液气化不利,转化为汗液或尿液的功能减退,从而导致水液贮留,上下溢于肌肤发为水肿之病理状态。一般地说...

  • 津液的输布依赖脾、肺、肾、肝、心等脏腑的协同作用。心主血脉,脾气散精,肺主行水,肾主津液,肝主疏泄,三焦决渎,共同确保津液的顺畅输布。(三)排泄 津液的排泄主要通过肺、脾、肾等脏腑完成。汗、呼气、尿液和粪便分别是津液排泄的主要途径。三、津液的功能 津液的功能主要包括滋润濡养、化生血...

  • 气属于阳,津液属阴。气与津液的关系,亦与气和血的关系一样,极其雷同,如前所述。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和气的气化、温煦、推动和固摄作用;而气在体内的存在,不仅依附于血,且亦依附于津液,故津液亦是气的载体。气与津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能生津、行津、摄津和...

  • 三焦决渎,三焦为“决渎之官”,气为水母,气能化水布津,三焦对水液有通调决渎之功,是津液在体内流注输布的通道。(三)津液的排泄 津液的排泄与津液的输布一样,主要依赖于肺、脾、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其具体排泄途径为:汗、呼气肺气宣发,将津液输布到体表皮毛,被阳气蒸腾而形成汗液,由汗孔...

  • 在津液的输布过程中,肾起着极其重要的主宰作用。④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运行输布的道路。(3)津液的排泄:①肺主宣发,将代谢后的汗液排出体外;肺主呼吸,在呼气中排出大量水分。②肾主气化,将废水及多余水液化为尿液排出体外。③胃主降浊,小肠分清别浊,大肠燥化和传导,使...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