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的湿气重是怎么回事?

中医里讲的湿气重就是体内湿气过多。湿气重多数是饮食的问题引起来的,也有是体质的事。这个问题主要是机体的脾胃功能不好,体内的水液的不到正常的运化所导致的。平常容易头晕,乏力,肢体困重,大便粘腻不爽等症状的。平常要少食辛辣刺激油腻及甜食多吃点新鲜蔬菜水果有好处,多吃点山药土豆这类的健脾胃的食物,多喝点薏米粥红小豆粥这类的有利湿作用的粥也有好处的,平常注意适量运动。
中医湿气叫做湿邪,是指风、寒、湿等不良因素进入身体后,会导致身体功能受到阻碍和影响,不能有效的散发出去,进而形成的疾病称为湿气,是中医里面的一个病理范畴。简单的说,人体湿气多的,最直接的反应就是不想吃饭,出现口臭嘴苦、懒言好睡、不想动没精神、而且舌苔白厚的临床症状。

2021-07-27
湿气重一般人都知道,但又不明白其意,人体有气脉,血脉,水脉之分,功能又各自不同,而水脉为先天肾水,主灌溉,作用于脾土,脾主运化使水,少则用,水多则气化,所以湿气重指的是脾虚,汽化失灵。2021-07-27
中医中说的湿气重的意思一般就是体内的寒气比较重,体内寒气比较重的话有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胃寒的情况,而且还有可能会在寒冷的时候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也会导致大便不成形。平时要多做一些运动锻炼,还可以通过汗蒸的方法排出湿气。2021-07-27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8:11:0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湿气重是中医用来描述人体健康状况的一个术语。在中医理论中,湿气重是指人体内部水液运行不畅,导致湿气滞留。湿气的产生与气候环境、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当人体湿气重时,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疲倦乏力、精神不振、食欲不佳、脘腹胀满等。湿气重可能影响人体正常的水液代谢,导致身体...

  • 湿气是人体内水液的存在,中医认为湿气重,就是体内水液过多。中医强调水液的平衡,过多即为湿气重。体内湿气重的患者,常常会感到全身乏力,四肢沉重,精神不佳,容易疲劳。湿气的来源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口味过重,尤其是油腻和辛辣的食物,会导致体内湿气加重。其次,缺乏运动,人体的代谢需要运动...

  • 中医湿气重是指体内水湿之邪积聚过多,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湿气重是中医常见的一种体质判断。在中医理论中,湿气重多因生活环境潮湿、饮食不当、作息失调等因素,导致人体正气不足,水湿停滞于体内。湿气重的症状多样,常见包括身体疲倦、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溏等。下面将详细解释湿气的...

  • 湿气在中医理论中,主要是代谢废物的堆积。脾主运化,其功能正常时,能够将摄入的食物大部分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从而减少痰湿的产生。反之,若脾胃功能不佳,食物便无法被充分吸收利用,导致痰湿的形成。油腻食物由于难以消化,对于脾胃功能较弱的人来说,食用后容易生成痰湿。生冷食物容易损伤脾胃...

  • 中医理论中,湿被认为是一种阴邪,具有粘滞、重浊、向下的特性。湿邪可以阻碍气机的正常运转,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临床上,当人体处于潮湿环境中时,更容易出现由湿邪引起的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晕重、身体疲倦酸痛、腰腿沉重不利;或者眼睛、脚部浮肿、脚趾处出现湿烂;口中感觉淡味,食欲不振,...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