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怎么回事?

脾虚是个中医名词,指脾气虚弱的病理现象。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中医专家指出,脾虚首先和饮食不节有关,吃饭没规律、暴饮暴食或饥一顿饱一顿,都可能导致脾虚。可以用中药调养,徳甫常胃葆茶一天喝两袋,1-2个周期就有改善,调理好后不易复发。此外,过多食用寒凉、生冷或是肥甘厚味、难以消化的食物(如油腻的食物、甜食等),也都容易伤脾。因此,睡觉时爱流口水的成人,饮食上要有规律,要多吃健脾食物,如薏米、莲子、粳米、芡实、山药、扁豆、豇豆、胡萝卜、香菇、大枣、栗子,或是用陈皮泡水喝。
1、脾气虚的典型症状:腹胀纳少,食后胀甚,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舌苔淡白。
2.脾阳虚的典型症状:大便溏稀,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节按,行寒气怯,四肢不温,面目无华或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多而清晰色白,舌苔白滑。许多人虽然从来都不熬夜,睡眠质量也很好,但是眼眶周围却常有黑眼圈,眼袋也越来越大
长期脾虚的症状与危害
3.中气下陷的典型症状:如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
4.脾不统血的典型症状:多见于慢性出血的病证,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见脾气虚弱的一些症状。2020-12-11
脾虚,是一个中医名词术语。一般是指由于脾气虚损导致的一系列脾脏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主要分为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
一、发病原因
脾在五行中属土,在五脏阴阳中属阴中之至阴。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脾对各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一般有胃肠道疾病的人往往都会伴有脾虚。根据发生脾虚的原因不同,其主要表现也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四种。
1.脾气虚
一般是由于饮食不规律不节制,工作过于疲劳,伤心伤神,身体抵抗力下降所导致的。

多是脾气虚进一步发展演化而来,大多也是因为饮食结构不合理,吃了过多生冷的食物或是服用寒性的药物,损伤脾阳,或是由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引起。
3.中气下陷
中气一般就是指的脾气。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之气上输到肺,以荣养其他脏腑,如果脾虚中气下陷,就会出现严重腹泻、脱肛、子宫脱垂等一系列症状。
4.脾不统血
中气(脾气)过于虚弱,不能摄血,那么全身血运就会不好。
二、脾虚的临床表现
脾虚证是由于脾脏虚弱而导致的一系列病证,其表现复杂且多样,主要有呕吐、腹泻、多处水肿、口腔或鼻腔等处出血、提前闭经、四肢发冷、小儿多涎等。根据脾虚的分型不同,主要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
1.脾气虚
平常就容易腹胀,食欲不佳,进餐或饮食过后腹胀加重,气虚无力,慵懒散漫,一般比较消瘦,或是虚胖浮肿,舌苔淡白。

2.脾阳虚
大便溏稀,食欲不佳,但容易腹胀,有时候会伴有腹部疼痛,四肢皮温较低,面色较差或伴有浮肿,小便短少,女性白带增多多但是清晰色白,舌苔白滑。
3.中气下陷
在脾气虚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主要有气陷的临床表现,还有一日之内多次腹泻、肛门脱垂、子宫脱垂等一系列症状。
4.脾不统血
在脾气虚见症基础上,有慢性出血临床表现,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见脾气虚弱的一些症状。2020-12-11
脾胃虚不虚,看三处就知,常喝1道粥,健脾养胃,身体强壮!
2020-12-11
脾胃虚寒怎么办
2020-12-11
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2020-12-11
消化健康知识
2020-12-11
2020-12-11
 吃有益的食物就能保证身体健康了吗?那可不一定。食物是吃进去了没错,可是如果没有被我们的身体消化和吸收,那么吃再多好的食物也于事无补。因此,在用食物进补之前,要保证我们的脾胃是健康的,才能够将食物转成营养物质。如果脾胃虚弱会导致功能失常,从而影响到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以及输运,再进一步影响到了身体健康。

  哪儿如何判断脾胃是不是虚弱呢?从身体的三个部位简单看出来:看手、看眼袋、看舌头。
  1、看手
  首先看手的食指,食指可以反映整个脾胃的功能如何。如果食指变形了,并且小指内侧根的部位会有酸痛感觉,这就表明了消化系统出现了功能障碍。食指靠近大拇指的那一侧根部有一个叫做二间的穴位,如果有便秘或者是腹胀的人可以长期坚持按摩这个穴位,能够有效缓解便秘以及腹胀。如果食指出现了颜色变紫、硬块,说明脾胃已经很虚弱了。这时候会出现大便溏稀和肚子痛等症状。

  除了看手指可以判断脾胃的状况之外,还要看整个手掌。把食指并拢之后,观察手指之间的缝隙大不大,如果大的话就说明脾胃有问题,患有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的可能性比较大。
  2、眼袋
  眼袋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脾胃长期虚弱,导致水湿停留在体内。眼部周围的皮肤都比较薄,而且组织也比较疏松,水湿容易淤积在眼睛的周围,眼睑就会鼓起来,从而形成了眼袋。中医判断是否脾胃虚弱,都会看下眼袋。如果想要彻底消除眼袋的话,那么就要补好脾胃。如果脾胃强壮起来了,水湿运转也顺利,那么淤积的水湿就会慢慢减少,眼袋自然就消失不见。2020-12-11
患者看病时医生会称脾胃虚,因为脾胃为中医后天之本。脾胃虚含义包括脾气虚、脾阳不足、脾不统血、气虚之极,就是中气下陷等。脾胃虚原因有以下几种:
1、先天禀赋不足:主要是先天因素,就是从父母亲处继承的因素,跟早产、父母亲当时身体状况等因素相关,没有办法改变;
2、后天失养:与饮食、起居有关;患有大病或者重病接受治疗导致;
3、与自然衰老有关,人体随着年龄增长后,气和阳气都不足后,就会引起脏腑功能衰减出现。2020-12-11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16 02:03:3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一、饮食习惯不良 现代生活节奏快速,人们常常忽视饮食规律与健康,暴饮暴食、过度食用生冷、油腻等食物,这些饮食习惯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长期如此会导致脾胃虚弱。二、情志因素 长期的精神压力、情绪波动,如焦虑、抑郁、易怒等,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也会对脾胃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脾胃虚。三...

  • 脾胃虚弱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如气血生化乏源、消化不良等。因此,了解脾胃虚弱的原因对于预防和改善这一状况至关重要。例如,饮食失调、劳累过度以及急慢性病都可能导致脾胃虚弱。为了避免这些原因,人们应该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并关注自身健康,及时进行治疗。总的来说,脾胃虚弱是一个复杂的中...

  • 脾胃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长期饮食失调 脾胃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饮食不当导致的。如果长时间饮食失调,比如暴饮暴食、过度食用油腻、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就会对脾胃产生损害,从而导致脾胃虚弱。二、过度劳累 体力或脑力劳动过度,超出身体的承受能力,也会损耗脾胃的功能。长期劳累过度会导致气血...

  • 脾胃虚弱,通常指脾胃气虚证,指脾气不足,运化失司所致的证候。辩证要点,以胃脘隐痛胀满,纳呆便溏,伴气虚症状为辨证要点。脾胃阳虚证指脾胃阳气虚衰,温运失司,阴寒内生所致的证候。辨证要点,以脘腹胀满,冷痛绵绵喜温喜按,伴脾胃气虚之症为辨证要点。脾居中焦,与胃互为表里。脾主运化,主统...

  • 1. 脾气虚指的是脾的运化功能失调,导致营养物质不能被正常运输到全身,从而影响健康。2. 脾气虚的表现可能包括消瘦、睡眠时流口水、目露白睛和大便不成形。治疗方法包括食用“人参养荣丸”和“人参健脾丸”,以及“生脉饮”。3. 脾胃虚寒是指脾的阳气虚弱,阴气过剩。症状包括手脚冰凉、容易怕冷。治...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