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与五脏

五味与五脏的关系: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肝的性质喜条达,心的性质喜宣明,脾的性质喜健运,肺的性质喜清肃,肾的性质喜润下。

肝欲散,宜食辛以散之,肝苦急,宜食甘以缓之;

心欲软,宜食咸以软之,心苦缓,宜食酸以收之;

脾欲缓,宜食甘以缓之,脾苦湿,宜食苦以燥之;

肺欲收,宜食酸以收之,肺苦气上逆,宜食苦以泄之;

肾欲坚,宜食苦以坚之,肾苦燥,宜食辛以润之。

辛走气,气病不能多用辛味;咸走血,血病不能多用咸味,苦走骨,骨病不能多用苦味;甘走肉,肉病不能多用甘味;酸走筋,筋病不能多用酸味。又如:多用咸味,血脉凝涩变色;多用苦味,皮毛枯搞;多用辛味,筋急爪枯;多用酸味,肌肉胝胸;多用甘味,骨痛发落。2022-07-26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7:49:0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五味与五脏的关系: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肝的性质喜条达,心的性质喜宣明,脾的性质喜健运,肺的性质喜清肃,肾的性质喜润下。肝欲散,宜食辛以散之,肝苦急,宜食甘以缓之;心欲软,宜食咸以软之,心苦缓,宜食酸以收之;脾欲缓,宜食甘以缓之,脾苦湿,宜...

  • 五脏与五味的对应关系如下:- 心脏对应苦味 - 肝脏对应酸味 - 脾脏对应甜味 - 肺脏对应辛味 - 肾脏对应咸味 食物疗法在疾病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可作为药物的替代品,而药物却不能反向替代。人类依赖食物维持生命,食物中的水谷精微是人体维持正常代谢的基础。人们常认为药物是健康的保障,忽略了通过...

  • 1. 五官:眼、鼻、耳、口、喉 2. 五色:赤、青、黑、黄、白 3. 五脏:心、肝、脾、肺、肾 4. 五味:辛、甘、苦、咸、酸 5. 七情:喜、怒、哀、思、悲、忧、恐

  • 《本草纲目·第一卷·序列·五味偏胜》的具体内容如下:五味入脏:岐伯指出,酸味先入肝,苦味先入心,甘味先入脾,辛味先入肺,咸味先入肾。这是五味与五脏之间的对应关系。气化规律:五味入胃后,会各自归向所喜的脏器,并随时间增长而增强脏器的气。这是物质转化的常规现象。但如果气增且持续...

  • 咸味食品与肾脏相对应,它们能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在中医理论中,咸味被认为具有软坚散结、滋阴润燥的作用,有助于维护肾脏健康,预防肾脏疾病。总之,五味与五脏的对应关系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搭配五味食物,可以调和五脏功能,促进身体健康。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每种...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