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五脏之病形 知其气之虚实

肝贮藏血液,魂寄居在肝血之中。肝气亏虚,肝血不足,就会使人产生恐惧的感觉,肝气盛,就会让人变得容易发怒。

经:作“泾”,溲:音“搜”,小便。经溲不利:即小便不利,也被用来形容大小便不通利。

脾贮藏营气,寄居在营气之中。脾气亏虚,不能输布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气,就会使人四肢不能灵活运动,五脏不能安和,不能正常运行。脾气盛实,运化不利,就会出现腹部胀满,小便不利等症状。

心主宰着人体周身血脉的运行,神寄居在血脉之中。心气亏虚,会使人感动悲哀、忧愁,心气盛,就会使人大笑不止。

喘喝(咳):指呼吸急促而有声。肺贮藏人体的真气,魄寄居在真气之中。肺气亏虚,就会令人感到鼻孔阻塞,呼吸不通畅而气短,肺气盛实,就会出现气粗喘息、呼吸急促、胸部胀满、仰面呼吸等症状。

肾贮藏五脏六腑之 ,志寄居在肾精之中。肾气亏虚,元阳不足,就会出现手足厥冷等症状,肾气盛实,就会出现下腹胀满等症状,令五脏不能正常运行。

所以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必须首先审察五脏疾患的症状表现,了解各脏脏气的虚实,然再根据病情慎重地加以调理,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此段阐述了由于五脏之气的盛衰变化,从而产生神志和形体方面的各种病证。进一步说明五脏藏神,在五脏生理活动的基础上,产生五神活动,五脏与五神活动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体现了形神合一的思想。2022-07-24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5:55:2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黄帝问两感于寒的脉象与病形: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岐伯回答两感于寒的脉象与病形: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黄帝问五...

  • 黄帝问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君王众庶,尽欲全形,形之疾病,莫知其情,留淫日深,著于骨髓,心私虑之,余欲针除其疾病,为之奈何?岐伯对曰: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弦绝者,其音嘶败;木敷者,其叶发;病深者,其声哕。人有此三者...

  • 凡出现肢体枯痿、气喘发呕之证,都与上焦有关。痿分皮、肉、脉、筋、骨五种,分属五脏。此处当指肺热叶焦而致的肺痿,以及阳明脉虚血少、宗筋失养而致的肢体枯痿。喘有虚实之分:虚有肾阳虚衰,肾不纳气,实由邪壅于肺,失于宣肃,皆可致咳喘上气;呕由寒滞中焦,胃气上逆而致呕吐或咳呕...

  • 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者,以泻分气;螫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大如厘,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

  • 清阳之气下陷,如不能上升,就会发生泄的病。浊阴在上壅,如不得下降,就会发生胀满之病。这就是违背了阴阳运行规律,导致疾病的道理。清阳之气变为天,浊阴之气变为地。地气上升成为云,天气下降变成雨;雨源出于地气,云出自于天气。人体的变化也是这样,清阳出于上窍,浊阴出于下窍。清阳从腠理发泄,浊阴内注于五脏。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