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血的失常——血虚

概念:血虚,主要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以致脏腑经脉失养的病理状态。由于肝能藏血,心能主血,故血虚病变,在此两脏表现最为明显。

  形成:血虚病变的产生,多由失血过多,新血不及生成以补充;或因脾虚胃弱,纳运无力,饮食考试,大网站收集摄取不足,以及化生血液功能减退,如气虚无以生血等;或因久病不愈,慢性损耗而致营血暗耗等,均可导致血虚的形成。

  表现:由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皆依赖于血之濡养而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故血虚则不能充养周身组织器官,以致营养不足,机能活动逐渐衰退,因而临床常见全身或某一局部的虚弱性症状或体征。2023-03-04
mcxzy 阅读 4 次 更新于 2024-11-15 11:59: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A

  • 血虚是一个中医名词。指体内阴血亏损的病理现象。它可由失血过多,或久病阴血虚耗,或脾胃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血液等所致。血虚的主症为面色萎黄.眩晕.心悸.失眠.脉虚细等。 它既包含了西医里的贫血,但是又不等同于贫血。

  • 中医中的血虚指的是是体内血液亏损,导致脏腑、器官、经络缺乏血液濡养的表现。在中医学的脏腑理论中认为: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和生... 每多以此方为基础进行加减应用。值得注意的是,有许多人习惯擅自服用四物汤来补血,未根据个别体质变通...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