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想自学中医的有什么好书可以介绍

建议:如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将来工作,那么还是系统的开始学,并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想办法能找到一套全国大专院校的 材(第五版)是最理想的,简单易懂,专业性强。其次是第四版的,也还可以。
《黄帝内经》选择 王洪图 注释的 《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 》和《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

《伤寒论》选择 陆渊雷的《伤寒论今释》以及《金匮要略今释》,
《温病条辨》选择 刘越 的《图解温病条辨》。

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中医临床学科的主要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金匮要略、温病学、伤寒论、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急诊学、针灸学、中医伤科学、中医皮肤科学、中医眼科学、推拿学等以及中国医学史,医古文基础课程等。还包括西医的: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内科学, 诊断学基础、西医外科学等。

对于初学者来说,我曾经回答过很多次了,现在提供给你。
如果作为一般了解可以先从【中医基础学】开始。然后的顺序是【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针灸学】、【中药学】、【方剂学】这些就足够你学一阵子的了。
在深入【内经】【金贵要略】【伤寒论】【温病条辨】【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按摩学】
更深一步【医古文】【中医各家学说】
以上这些最好能找到全国大专院校的 材(第五版)。比较易懂。
否则,在市面上也要买白话文的。

建议:如果能争取来年报考中医学院这是最好的出入。其次是拜师,但是有一个关键问题,你现在一点中医基础都没有,谁肯收你为徒?除非你的家族里有中医。那么这两条都不能做到的话,就只有自学了。自学的道路很艰难。因为中医单靠从书本上来学习,很抽象的,而且,需要很好的文言文的基础,自学的道路很漫长,因为有很多课程要学习,最后阶段还要有临床的实习条件。这些问题都要有思想准备。
假如说,你只是有一些兴趣爱好。出于好奇心,想学习一点中医方面的知识。对于中医有点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如果是这种学习目的。那就简单多了。随便找些书本或在网上看些资料就可以了。

只要有兴趣,有决心,有毅力坚持下去就能学成。祝你学习顺利。学有所成。
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2010-04-27
甲乙经,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2010-04-27
不生病的智慧2010-04-27
1.第一打好中医基础,方剂,中药,诊断,内科,必须的
2.多上灵床,跟老师上,看看他的思路,最重要
3.请思考,勤问,勤动手
4。坚持不懈最重要
5.坚持信念
说的好,给我赞一个2010-04-27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16 19:12:1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一、《中医基础理论》是了解中医的基础书籍。此书介绍了中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包括中医的哲学思想、脏腑经络理论等。掌握这些内容,有助于为后续学习奠定扎实基础。二、《黄帝内经》是中医的经典之作,包含了中医的理论框架和诊疗原则。此书内容深奥,需要反复研读。通过学习和理解《黄帝内经...

  • 1. 刘止唐先生著:《医理大概约说》。这本书是孔孟圣学在中医学中的发扬,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发人之未发。这本书的内容要高度重视,因为它是从修道以仁的高度写的,按照书上写的内容去实践,可以集义生浩然之气,进入先天之门。2. 刘止唐先生著:《下学梯航》。这本书不是讲中医的...

  • - 《中药炮制学》:介绍中药的加工和炮制技术,对于理解中药的药性和提高药效有重要作用。- 《中药鉴定学》:教授如何鉴别和质量评价中药,确保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 中医专业课程书目:- 《中医学基础》:同样是中医专业的基础课程,涉及望闻问切、辨证论治等中医核心理念。- 《中药学》:中医...

  • 《神农本草经》则是中药学的奠基之作,书中记载了365种草药,详细描述了它们的功效与应用方法,对于想要深入研究中药的同学来说,这是一本宝贵的参考书。《伤寒杂病论》则是张仲景的杰作,详细论述了外感病和杂病的治疗方法,对于想要掌握中医临床技能的人来说,这本书是必读之书。《易经》虽然是一本...

  • 如果想系统地了解中医知识,可以阅读《陈修园医学全书》。陈修园的著作流传甚广,主要因为他文字质朴洗炼,畅达优美,且多以歌诀形式出现,内容深入浅出,非常适合初学者作为入门参考书。可以先从《医学实在易》《医学三字经》开始阅读,这些书籍适合初学者。如果觉得《陈修园医学全书》内容较多,可以阅读《黄元御...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