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是什么引起的 湿热和虚热有什么区别

1 湿热是什么引起的 感受外邪 湿热主要是感受湿热之邪引起,在夏秋之交,暑热未尽,水湿泛滥,湿热最盛时,湿热之邪就易侵犯人体蕴结为病,东南沿海地区四季湿气均较重,尤其是每年3-5月时天气渐热,暑热渐盛,与湿气胶结更易导致人体湿热。
饮食不节 嗜酒、进食过饱、过食肥甘厚味及不洁的饮食、无规律的饮食均易伤及脾胃,引起食滞、湿阻、气滞等,而食滞、湿阻、气滞日久均可酿湿生热,因此诸多饮食不节因素均可导致湿热蕴结体内。
脾胃失健 五脏中脾主运化,是水湿运转的枢纽,由于各种原因伤及脾胃均可导致其运化功能失常,水湿内停,湿邪内生,郁而化热,湿阻日久了就会化热形成湿热证。
情志因素 过度思虑,情志不畅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而肝的正常疏泄是脾升胃降协调脾气健运的重要条件,当肝失疏泄无以调畅气机,脾升胃降失调,脾失健运而生湿,湿郁化热,继而引起肝胆湿热或脾胃湿热。
2 湿热一般有哪些症状 湿热的一般症状有头身困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且身热不扬(即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腻,脉数,此外湿热具体表现会因所在部位不同而存在差异。
当湿热在皮肉时则为湿疹或疮疱,在关节筋脉则有局部肿痛,不过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大便溏稀,尿短赤,脉濡数。
其它部位湿热如肝胆湿热表现一般是肝区胀痛,口苦纳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怕冷交替,脉弦数,膀胱湿热表现可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大肠湿热可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便下脓血,肛门灼热。
3 湿热和虚热有什么区别 病因区别 湿热的形成主要是感受外邪、饮食不节、脾胃失健、情志因素鞥因素,而虚热则多因内伤劳损所致,如久病精气耗损、劳伤过度,导致脏腑失调、虚弱而生内热、内热进而化虚火。
症状区别 湿热的常见临床表现是发热、身热不扬,头痛而重、身重而痛,口苦,胸痞,尿黄而短,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而虚热的临床表现是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梦中遗精,夜寐不安,头目昏晕,心悸烦躁,体倦无力,或兼小便短赤而有热感,舌质红,脉细数。
4 身体湿热要怎么调理 药物调理 身体湿热可以用药治疗,不过在用药前要分清是湿重还是热重,如果是湿重,则治疗就以化湿为主,如果是热重则以清热为主,在这一原则下,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药物,具体的可在医生的医嘱下正规用药用量。
饮食调理 湿热证的热往往依附湿而存在,所以要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甘厚腻的食物,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同时适当多吃祛湿的食物如绿豆、冬瓜、丝瓜、赤小豆、薏米等。
2022-12-23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8:53:3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湿热是什么引起的 感受外邪 湿热主要是感受湿热之邪引起,在夏秋之交,暑热未尽,水湿泛滥,湿热最盛时,湿热之邪就易侵犯人体蕴结为病,东南沿海地区四季湿气均较重,尤其是每年3-5月时天气渐热,暑热渐盛,与湿气胶结更易导致人体湿热。饮食不节 嗜酒、进食过饱、过食肥甘厚味及不...

  • 湿热,这一名词在病理上是中医学中的湿邪与热邪侵袭人体,谓之湿热。如果人体在病理表现中只单呈现其中一种病理现象,都不能诊断为:湿热。湿证:湿为六谣外邪之一,所以湿证可由外湿侵袭,“南方多湿”,是指南方气候及地理环境多湿,其中之“多”字是与北方相比较而言的。湿邪为病,其证候可见头...

  • 心脾湿热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外感燥火、饮食不节、情志过极、素体阴亏、劳倦内伤、先天不足等。这些因素会导致心脾积热,热盛伤阴,久病及肾。治疗时应以清热利湿为主,辅以养阴生津之品。常用的药物有珍珠口疮颗粒等。而阴虚火旺则多由精亏血少、阴液大伤引起,阴虚阳亢则虚热虚火内生。治疗应以...

  • 而虚热通常是因为人体的阴液不足,因为人体的阴和阳应该在平衡过程中,如果阴液不足就不能遏制阳气。患者出现的热性症状就属于虚热,常见症状有五心烦热、口渴、夜间失眠、盗汗等一系列症状。患者要坚决摒弃不良的饮食习惯,戒烟、酒,不食辛辣、酸等刺激性食物,少食油炸、腌制食物,生活起居有常,劳逸...

  • 病情分析:你好,这两个病症都是属于中医疾病的范畴,湿热证指的是体内有湿又有热、湿热交结的病理状态,而实热证时一个宽泛的概念,是相对于虚证的虚热证而言的,是由于邪气盛导致的。意见建议:以上是对两个概念的区分,希望能够帮到你。对于你自身疾病的处理,你还需要提供更多的资料,或者可以找中医...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