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下寒,虚火上炎?送你五味中药,滋阴补液,引火归元

不得不说,上火是一种非常差的体验,有些人一上火就拿一些清热药来败败火,
起初,上火的症状的确会有所缓解,可是,没过多久,上火的问题又会卷土重来,
不仅如此,身体也会越来越寒,吃一点冰的凉的就容易腹泻,脚底心一年四季也都是凉的。
你说再用清热药吧,已经体寒,再用只会雪上加霜;
那用点温阳药吧,又恐火上浇油,让上火症状愈演愈烈。
看似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其实吧,并非上火难治,而是从一开始治疗方向就错了。
因为你上的火不是实火而是虚火。
那什么是实火,什么又是虚火呢?
还得从中医的核心理论聊起——阴阳理论聊起。
中医认为, 健康 的人体就是阴阳平衡的状态。
我们假设, 健康 的人体,阴有100分,阳也有100分。
某一天,你的阳突然升高到了150分,而阴仍然维持在100分,这时候的上火就是实火,我们该用清热药降降火,让阳重回100分。
但如果有一天你的阳维持在100分,而阴降到了50分,这个时候50分的阴无法制约100分的阳,多余的阳就会像脱缰的野马在你体内撒欢,此时的上火就是虚火,若是贸贸然用了清热药,只会把原来阴虚的状态变成阴阳两虚。所以正确的做法就该是滋阴,把50分的阴提升回100分,使得阴阳再次平衡。
所以总的来说,虚火并非是体内的火多出来了,而是水少了,多出来的火自然就会到处折腾。
既然病因已经找到了,治疗的思路也就来了,滋补阴液,以水制火,若同时还能将上焦的热往下引,那就更棒了。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个滋阴补液,引火归元 的方子——引火汤,出自清代名医陈士铎的《辨证录》。
引火汤:熟地、麦冬、五味子、巴戟天、茯苓。
小小五味药材,却暗藏玄机,我们不妨简单的来过一遍,
我们说的虚火,主要是因为阴液不足,导致虚阳上越,
所以治疗虚火,首当滋阴补液,要论滋阴,则首推熟地。
熟地黄 为生地黄酒炖或酒蒸后所得,其味甘厚,性微温,质地柔润,主入肝、肾经,
功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为补肝肾阴血之要药。
麦冬 味甘、微苦,性微寒,质地滋润,具有养阴生津之效,
不论是阴虚有热,还是温病热邪伤及其阴所致之症,都可以用麦冬来改善,
可以说,麦冬就如同一场甘霖,浇灭了虚浮而上的火,直接改善虚火症状。
此外啊,麦冬主入肺经,肺五行属金,补肺金而意在滋肾水,金水相生之意。
五味子 是一味神奇的药材,正如其名,五味俱全,然,酸性最甚。
中医讲啊,酸能收能涩。
用上一味五味子,不仅有生津之用 ,更有敛阴之效,
五味子就像是金钟罩一般,把熟地、麦冬补的阴液尽可能的锁在体内,减少流失,可谓是有补有守。
巴戟天 甘辛微温,入肾、肝经,为补肝肾、益精血之良药。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不是阴虚吗,为何还要补阳呢?
熟地、麦冬、五味子滋阴补液,而巴戟天之温性恰恰与其呈水火既济之势,盖水性趋下,体内之虚火也不得不随水势下趋,
方中又添了一味 茯苓 ,茯苓甘淡性平,无寒热之偏,有利尿之效,为虚火之向导,协巴戟天引火归元,水火同趋, 而共安于肾宫,颇有琴瑟和谐之意。
此外啊,上热下寒本就因水之不足,而火乃沸腾所致,巴戟天甘温质润,温润不燥,引火归元之时,并无损耗阴液之虞。
因此,一味巴戟天在这里用的可谓是恰到好处。
什么样的人适合用引火汤呢?
1、一到春天就特别容易上火的人,不管你是咽痛、牙痛,还是口腔溃疡,甚至是失眠、头晕、耳鸣等等,都可以看作是虚火上炎。那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春天呢?因为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阳气要从里往外走,阴本来就不足,没有办法把仅有的虚阳涵养住,这就好比放风筝一样,你手里没有力气,那风筝就越飞越高,到后面,完全不受控制了。
2、牙龈出血、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等,只要是反反复复,老不好的,那就是虚火在你体内折腾,也可以用引火汤。
3、上焦热,下焦寒,头面部老上火,但是下肢又一直是冰凉冰凉的,尤其是脚和膝盖。平时吃一点凉的冰的,肚子就不舒服。主要是因为阳气都往上走了,下焦的阳气本就不足,再吃寒凉的东西只会让人雪上加霜,上火的症状也会加重。
4、或者照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苔,舌质红,舌苔特别薄或者没有舌苔的人群,那大概率就是阴虚证了。
2022-06-25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7:57:1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熟地黄是滋阴补血的重要药材,麦冬则能养阴生津,五味子收敛阴液,巴戟天温补肝肾,茯苓则利尿并帮助引火归元。这个方剂适用于春天易上火、口腔问题、上热下寒及阴虚症状的人群。总之,正确的治疗方法能够针对不同上火症状提供适当的治疗方案,从而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

  • 熟地、麦冬、五味子滋阴补液,而巴戟天之温性恰恰与其呈水火既济之势,盖水性趋下,体内之虚火也不得不随水势下趋,方中又添了一味 茯苓 ,茯苓甘淡性平,无寒热之偏,有利尿之效,为虚火之向导,协巴戟天引火归元,水火同趋, 而共安于肾宫,颇有琴瑟和谐之意。此外啊,上热下寒本就因水之...

  • 1、右归丸与香砂养胃丸适用于脾胃虚弱且大便溏稀的情况,若大便基本正常或稍干,则建议使用小建中颗粒。2、晚上盗汗严重时,可采用中药五倍子贴肚脐的方法。具体做法为:将五倍子打成粉末,每次3-5克,用温水调和后放入纱布,再用胶布固定,睡前贴上,早晨起床后取下,持续2-7天。二、食疗:1、红豆薏米...

  • 简单讲,就是把虚浮于上的火气往下带,让它回到它的原(元)点,一来上火的症状得到缓解;二来下焦寒凉的症状也可以得到改善。然而,虚火仅仅是虚火,想要靠上焦的这些虚火来完全改善下焦的寒凉,诸如脚心凉凉,脾胃虚寒等症状,还是略显不够的。肉桂归根结底,还是一味温里的药材,入肾、脾、心、肝...

  • 根据你所述,我们认为你主要可能是脾胃虚弱、虚火上炎,有脾肾阳虚、肾阴阳两虚的问题。建议:一、用药:1、右归丸与香砂养胃丸(此用于脾胃虚弱大便溏稀时,如果大便基本正常或稍干则服小建中颗粒)。2、晚上盗汗严重,可用中药五倍子贴肚脐。方法五倍子打粉,每次3-5克,温水调和放入纱布,用胶布固定...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