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肾利水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4 参考资料 附: 1 有温肾利水作用的方剂 2 有温肾利水作用的穴位 3 有温肾利水作用的中成药 4 温肾利水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温肾利水 1 拼音 wēn shèn lì shuǐ
2 英文参考 warming kidney for duresi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温肾利水为治法之一。是一种以温补肾阳清除水湿的方法。肾阳虚则气化不利,易致水湿内停。如四肢浮肿、面色㿠白、腰部酸冷、小便短少、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针灸常选肾俞、命门、太溪、阴陵泉、气海、关元等穴,针用补法,宜灸。或配中极、委阳,针用泻法。[1]
温肾利水为治疗肾阳虚水肿的方法。肾阳虚则气化不利,易致水湿内停。症见四肢浮肿、面色苍白、腰部酸冷、小便不利,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等,代表方剂为济生肾气丸。

42022-11-17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7:13:3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指肾阳虚损,气化失常,体内水液代谢障碍,水湿泛溢的病理变化[2] 。肾主水,与膀胱相表里,若肾阳虚弱不能主水,则膀胱气化不利,小便量少,同时也影响脾的运化,不能温化水湿,留溢肌肤,致水湿泛滥形成水肿[3][1]。症见全身浮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尿量减少、腰痛酸重、畏寒肢冷、心悸...

  • 对于妊娠转胞的治疗,历史上已有一定的医学记载。在汉代的《金匮要略》中,有提及使用温肾利水的肾气丸来治疗。元代朱丹溪的《格致余论》则记载了一种分娩方法,即通过接生妇手涂香油,借助手法托举胎儿,促使尿液排出,这是一种早期的产科手术疗法。明代的赵献可在其著作《邯郸遗稿》中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 3.附子的配伍应用较为广泛,如配以乾姜,可增强回阳救逆的效用;配人参,则温阳益气;配肉桂,可补阳益火;配白术,可温脾燥湿;配茯苓,能温肾利水;配桂枝,可温经止痛,配熟地,能补阳滋阴;配苍术,可散寒除湿;配黄耆,可温阳固表;配麻黄,可温黄附片和其他附片有何区别?相同点:都是使用附子为原料制作。不同点:炮制...

  • 3.附子的配伍应用较为广泛,如配以乾姜,可增强回阳救逆的效用;配人参,则温阳益气;配肉桂,可补阳益火;配白术,可温脾燥湿;配茯苓,能温肾利水;配桂枝,可温经止痛,配熟地,能补阳滋阴;配苍术,可散寒除湿;配黄耆,可温阳固表;配麻黄,可温黄附片和其他附片有何区别?相同点:都是使用附子为原料制作。不同点:...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