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湿热还是湿寒?

一个是脉
另一个是舌
你可以看一下自己舌苔的颜色
如果是白的 那么可以考虑是寒湿
如果偏黄 那么应该是湿热
如果舌苔不易辨别 看舌质
舌质红 则热
舌质淡或胖大 则寒 脾胃虚寒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膏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脾胃虚寒症
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又称脾阳虚寒症。多由脾气虚症发展而来,或过食生冷,或肾阳虚,火不生土所致。临床表现,腹胀纳少,腹满时减,腹痛喜温喜按,口泛清水,大便溏薄清稀,四肢不温,或肢体困重,或周身浮肿,小便不利,或白带量多质稀,小腹下坠,腰腹酸沉。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脾胃虚寒证,以脾失健运和寒象表现为辨证要点。脾阳不足,运化失健,则腹胀纳少;阳虚阴盛,寒从中生,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温喜按;阴寒之气内盛,水湿不化,见口泛清水,大便溏泄,甚则完谷不化,小便不利,水肿。妇女带下清稀、腰腹酸沉,属寒湿下注。治宜温中健脾,方用理中汤。
肠胃湿热:病起急骤,恶心频发,呕吐吞酸,腹痛阵作,泻下急迫,便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口渴欲饮,心烦,尿短赤少,舌苔黄腻,脉淆数或滑数2013-09-02
高温酷热后,接连阴雨绵绵,人体极易感受外来湿邪的侵袭,出现浑身无力、舌苔浊腻、脾胃不合、食欲下降、心烦焦躁、头身困重、口渴恶心等,中医称此为“夏日伤寒”或湿热病。湿热是湿邪化热内蕴会烦热,口苦,胸痞,黄疸,小便短赤,湿疹,要清热燥湿,利水,利胆,可多吃细米,白萝卜,马蹄,白菜这些清热利水的食物。湿热的治疗,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湿重的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散,或三仁汤、平胃散;热重以清热为主,可选用连朴饮、茵陈蒿汤,甚至葛根芩连汤。在这一原则下,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药,如湿疹、疔疱,加野菊花、地丁草、苦参、白藓皮;关节肿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泻甚至痢疾加白头翁、地榆、车前子等;阴囊湿疹、睾丸胀痛、白带黄臭可加龙胆草、苦参等;血尿可加小蓟草、茅根、石苇、扁蓄等等。   此外,因热往往依附湿而存在,所以,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 湿寒,内脏下垂,对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功能减弱,以至身体对热量吸收减少,身体呈寒性。不常喝水不会觉得口渴,常觉得精神虚弱且容易疲劳,脸色苍白、唇色淡,怕冷、怕吹风、手脚冰冷,喜欢喝热饮、吃热食、常腹泻、常小便且颜色淡,月经常迟来,血块多,舌头颜色为淡红色。因地制宜。冬天吃羊肉、牛肉、火锅较好,而开着暖气吃冰淇淋、喝凉饮料不好;早上是一天的开始,人体生理功能刚要开始旺盛,不要吃寒凉性食物来镇静它;晚上少喝啤酒,因为啤酒属寒性的,喝到胃里,中枢神经会把冷的信息传递到脊柱,容易出现腰酸背痛。   因人制宜。寒性体质的人要多挑温热性食物,它们具有温中,补虚,助阳、驱寒的作用,能改善其已衰退、沉滞、萎缩、贫血等症状。   另外,适量食用辣味食物,散寒且刺激内分泌,尤其性腺;酸性食物,收敛、生津益阴,防止湿气聚集体内。   当然,寒性体质的人,多吃一些芳香食物,比如桂花、香菜、香椿等,也是不错的选择,可自行选配。   少吃寒凉的食物,运动锻炼,增强自己的体质.大枣,山楂,樱桃,石榴,荔枝,青果,榴莲,木瓜,橘,柑,白果等都属于温热性水果   这些是祛湿的食物:玉米,高梁,苡仁,扁豆,水芹,冬瓜,洋葱,马齿苋,I鲫鱼2013-09-02
你是湿热。
湿热型体质的鉴定
  1、型体特征:形体偏胖或消瘦;
  2、常有表现:面垢油光、多有痤疮粉刺、常感口干口苦、眼睛红赤、心烦懈怠、身重困倦、小便赤短、大便燥结或黏滞、男性多有阴囊潮湿、女性常有带下增多。病时上述征象加重;
  3、舌象检测:舌质偏红怠黄腻;
  4、脉象检测:脉象多见滑数;
  5、心理特征:性情急燥、容易发怒;
  6、适应能力:不能耐受湿热环境;
  7、易患疾病:易患黄疸、火热症、痈疮和疖肿等病症。
湿热的治疗
  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湿重的以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散、三仁汤、平胃散等;热重以清热为主,可选用连朴饮、茵陈蒿汤,甚至葛根芩连汤。在这一原则下,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中药,如湿疹、疔疱加野菊花、紫花地丁、苦参、白鲜皮等;关节肿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泻甚至痢疾加白头翁、地榆、车前子等;血尿可加小蓟草、茅根、石苇、蓄等。
此外,因热往往依附湿而存在,所以,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2019-09-17
如何区分湿寒、湿热?做好3件事,驱寒祛湿,脾胃运化正常

2020-09-23
你是湿热,还是寒湿

2021-01-02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0:03:3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湿热与湿寒是体内湿邪的不同表现形式。湿热表现为体内有热,患者通常怕热,舌苔黄;而湿寒表现为体内有寒,患者通常怕冷,舌苔白。2. 湿热和湿寒患者都可能出现身体沉重、关节沉重、大便黏滞不爽或大便溏等症状。3. 调理湿热的方法包括:- 饮食应清淡,避免辛辣燥烈、大热大补的食物和饮料。- 多...

  • 湿热型体质通常表现为形体偏胖或消瘦。常见的症状包括面部油脂分泌过多,痤疮粉刺频繁出现,常感口干口苦,眼睛红赤,心烦意乱,身体沉重疲倦。小便颜色偏红且量少,大便干燥或黏滞。男性常有阴囊潮湿,女性则可能带下增多。在患病期间,上述症状会加重。湿热型体质的舌象多为舌质偏红,舌苔黄腻。脉象多...

  • - 皮肉湿热:湿疹或疔疱。- 膀胱湿热: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 肝胆湿热:肝区胀痛,口苦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怕冷交替,脉弦数。- 大肠湿热: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寒湿症状:- 临床表现:舌苔发白,面色发青、发白、发黑、发暗,反复口腔溃疡,...

  • 湿寒与湿热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感觉差异:湿寒的病人会感到身体寒冷,而湿热的病人则会有身体烦热的感觉。2. 舌苔变化:湿热病人的舌苔呈现黄色且油腻;而湿寒病人的舌苔则厚重,舌体显得肥大,周围有齿痕。3. 排便状况:湿热病人的粪便粘稠,小便颜色深黄,感觉排不净;湿寒病人则容易出现...

  • 1、看全身症状:湿热体质全身粘滞不爽,手脚出汗,体味较大,怕热等;寒湿体质则为肢体沉重,头重胀闷,早晨起床时痰多、易浮肿,出汗多为粘汗,胸闷腹胀,冬天怕冷,手脚冰凉等。2、看面部特征:湿热体质者面部易出油,易生粉刺、痤疮、青春痘;寒湿体质者面部易出油,面色晦暗、苍白,眼睑易浮肿。3...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