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九大体质,来看看你是哪种?内含气虚、湿热中药调理病案两则

对于我们人体,体质不同,人体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生活中常见的小症状、偶尔的不舒服、都可能是不同体质的表现。
很多 养生 的朋友和一部分患者,并不清楚自己的体质,喜欢盲目进补,这是不科学的,辨识体质,是针对调理的前提,认清体质,我们才能按部就班的根据自身的体质选择合适的调理方式。
1、平和体质
阴阳气血调和,表现:形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体形匀称健壮。
2、气虚体质
元气不足,表现: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肌肉松软不实。
3、阴虚体质
阴液亏少,表现: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形体偏瘦。
4、阳虚体质
阳气不足,表现: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肌肉松软不实。
5、痰湿体质
痰湿凝聚,表现: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6、湿热体质
湿热内蕴,表现: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形体中等或偏瘦。
7、气郁体质
气机郁滞,表现: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形体瘦者为多。
8、血瘀体质
血行不畅,表现:肤色晦暗、舌质紫暗等血瘀表现为主;胖瘦均见。
9、特禀体质
先天失常,表现: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过敏体质者一般无特殊;先天禀赋异常者或有畸形,或有生理缺陷。
中医博大精深,是国粹亦是传统精华,中医治病标本兼治,副作用小。下面给大家分享两则临床病案,来看看这些疾病,中医是如何治疗的:

赵某,女,38岁,去年6月双侧小腿出现对称性丘疹、红斑、水疱,瘙痒难耐,抓破后溃烂有渗液仍瘙痒不止,糜烂处结痂后反复发作,皮疹蔓延,影响正常生活。
同年10月,经医院检查诊断为慢性湿疹。
服用 等药物,病情稍有好转,停药1周后又再次发作,不愿意继续服用西药,转求中医治疗。
症状:双下肢大片红斑,边界不规则,红斑表面覆盖黄色痂皮,布满抓痕,部分丘疹糜烂有渗液,舌质偏红,苔薄黄腻,脉滑,伴有口臭,大便干结,小便偏黄。
中医诊断为湿疮,辨证为湿热蕴肤。
治法:清热祛湿,止痒解毒。
处方:黄芩、茯苓、龙胆草、泽泻、苦参、丹皮、萆薢、车前草、白茅根、生地、生大黄等。
二诊:服用5剂中药,皮疹干燥,面积缩小一半,瘙痒明显减轻,舌淡红,苔薄黄,二便正常。
三诊:上方微调,继续服用10剂,皮损处皮肤全部恢复正常,不适症状基本消失,建议停药。

王先生,57岁,高血压病史20年,降压药物断断续续服用,年初因蹲着低头进行劳动,猛起身后发生晕倒,急救后ct显示颅内出血,入院治疗。
经手术治疗休养后,身体状态稳定,出院回家休养身体。王先生平时脾气大,易怒。
考虑到身体情况若是不做预防,随时还会发生危险,于是决定试试中医调理。
症状:头晕、睡眠差、乏力、气短、畏寒、肢冷、走路双腿无力;舌质红,苔白腻。
诊断: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中风后遗症。
中医辨证属于气虚血瘀、肾气亏虚、痰湿郁阻
治法:益气活血、温阳补肾、祛痰通络
经过3个月左右的中药调理,王先生身体症状有一定的好转,步履有力, 讲话流利,头晕、睡眠差的问题得到缓解,已经能够从事轻微的体力活动,家属及本人对治疗结果表示比较满意,并愿意继续中药调理。
温馨提示:
以上药方仅做临床案例分析,具体用药及用量须遵医嘱服用,不可擅自照方抓药,以免延误病情!
我是中医全科大夫逯俭,有任何关于中医、疾病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私信、留言向我提问,出诊之余,我会尽快回复大家!
2022-06-04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0:17:1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平和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睡眠良好,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气虚质:语音低弱,气短懒言,精神不振,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阳虚质:畏冷,手足发凉,喜热饮食,舌淡胖嫩,脉沉迟。阴虚质: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痰湿质:面部皮肤油脂多,多汗且黏,口黏腻或...

  • 九大体质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1.平和质: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2.气虚质:气息低弱,易疲乏,气短,自汗(白天不自主地出汗,稍动出汗就加重),精神不振,易患感冒。3.阳虚质:怕冷,肌肉松软...

  • 人体存在九大体质类型,包括平和型、气虚型、阴虚型、阳虚型、湿热型、气郁型、痰湿型、血瘀型以及特禀型。中医在预防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理念,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复后防瘥”。这一原则强调在疾病发生前进行预防,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恶化。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

  • 人的体质分为九种,具体如下:1、 平和质:精力旺,很健康,很灿烂;2、气虚质:免疫差,易疲乏,常虚喘;3、阳虚质:手脚凉,全身冷,不耐寒;4、阴虚质:水缺乏,五心热,口咽干;5、痰湿质:身体胖,大肚腩,油光脸;6、湿热质:易长痘,常口臭,大便黏;7、血瘀质:血黏稠,易忘事,常...

  • 九大体质包括平和型、气虚型、阴虚型、阳虚型、湿热型、气郁型、痰湿型、血瘀型、特禀型。中医治未病的原则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复后防瘥”,随着老百姓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日益重视,不少人意识到“未病先防”的重要性,尤其是自身体质的正确辨识,更是成为日常身体调理的一个“指路灯”。正确辨识...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