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久病则肺虚,肺之主气功能失常,肺虚及肾,金不生水,致肾气衰惫,肺不主气,肾不纳气,故见气喘日益加重,呼吸短促难续;肾虚,则腰膝酸软;气虚,则膀胱固摄功能失调,故见小便清长;舌淡,脉沉细数无力为肺肾气虚之象。
2016-06-01
2016-06-01
肺气虚证,源于肺脏功能的虚弱,其核心表现为气的不足。肺主气,负责呼吸与宗气的生成,若肺气不足,会导致呼吸功能减退,肌表防护减弱。《太平圣惠方》指出,肺不仅是气的内主,还与皮肤毛发有外在对应,肺气虚弱可能导致耳聋、口干等症,因此需要补益。肺气虚不仅影响肺本身,还易波及心脏,心肺同...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久病则肺虚,肺之主气功能失常,肺虚及肾,金不生水,致肾气衰惫,肺不主气,肾不纳气,故见气喘日益加重,呼吸短促难续;肾虚,则腰膝酸软;气虚,则膀胱固摄功能失调,故见小便清长;舌淡,脉沉细数无力为肺肾气虚之象。
【概念】肾不纳气证是指肾气虚弱,无法有效收纳肺气,从而导致呼吸短促等症状的证候。也称作肺肾气虚证。这种证候常见于长期咳嗽和喘息的患者,因肺气耗损而逐渐影响到肾脏,或者由于过度劳累、先天性元气不足、老年肾气自然衰退等因素导致肾气不足,进而影响纳气功能。辨证时主要依据患者是否有长期的呼吸系统...
1. 肾气虚是中医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由于肾气不足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症状。常见的症状包括气短、自汗、倦怠无力、面色苍白、滑精、早泄等。治疗肾气虚通常以补肾为主,同时也有许多食疗方案可以辅助治疗,如猪肾粥、炖猪腰、金樱子膏等。2. 肺气虚是中医学中的另一种诊断,指的是肺的生理功能减弱。
肺气虚证:肺主气而司呼吸,肺气虚,易影响宗气的生成;肺有卫外固密肌肤的作用,若肺气虚,则可表现为呼吸功能的减退,肌表腠理不固。正如《太平圣惠方》所云:“夫肺者,内主于气,外应皮毛。”“夫肺为四脏之上盖,通行诸脏之精气,气则为阳,流行脏腑,宣发腠理,而气者皆之所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