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出现的症状,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吗?

针灸出现的症状,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吗?
当然需要。
针灸是通过针刺和艾灸等刺激体表的经络腧穴,以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的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的主要治疗作用,首先是调和阴阳,人体在正常的情况下是保持着阴阳的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因七情、六淫等等而出现的阴阳的失衡的状态,或者是外伤等等,导致阴阳失衡的时候就,会导致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等等病理变化,从而产生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等的临床的症候。而针灸治病的关键就在于,根据症候的属性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转归于我们叫阴平阳秘,也就是阴阳的平衡的一种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对疾病的治疗有很大帮助,但针灸应对症施治,一些特殊的部位以及疾病是不适合针灸的,比如心脏、大血管部位以及传染病、精神病患者,应特别注意。另外,在针灸之后要注意饮食、避免受凉,针灸后会有一些副作用,一般几天之后可自行消失。
针灸之后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针灸是一种侵入性的治疗方法,需要把针刺到病人的穴位里面去治疗疾病,所以最主要的是针灸以后要保持针刺部位的干燥和清洁,避免针口出现感染,特别是在夏天出汗比较多的时候。针灸之前和之后都要及时的把汗水擦掉,避免针后出现感染,另外针灸以后通常要两个小时以上才能够洗澡,是避免感染的一种方法。
二、针灸以后建议适当的休息,比如在诊室外面静坐一至二分钟,使气血平复以后再出去走路、坐车或者是活动。
三、比较虚弱的患者针灸的时候通常采用卧位比较好,不建议采取坐位,这样避免晕针。

四、起针以后建议在床上平躺三至五分钟使自己的体力得到恢复,这样再慢慢起身也会比较好,针对特殊的患者比如有瘫痪的患者或者是有其他疾病的患者针灸以后也是建议适当的休息然后再活动。
2021-07-15
针灸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显著特点就是通过刺激人体肌表腧穴或特定部位,激发经络系统的感应与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治病,简、便、廉、验、适应症广,且无毒副作用。
为了充分保证针刺的安全,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
1、过度劳累、饥饿、精神紧张的患者,不宜立即针刺;
2、体质虚弱的患儿,刺激不宜过强,并尽量采取卧位;
3、应避免针刺到血管,以防出血,对有出血倾向或因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儿,不宜针刺;
4、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处,不宜针刺;
5、人体某些部位如眼区、项部、胸背部、胁肋部的穴位,应掌握好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
6、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顶部腧穴一般不宜针刺,此外,因小儿不能合作,针刺时宜采用速刺法,不宜留针。2021-12-02
一定要及时通知医生,因为针灸主要是针对具体的穴位,一般会出现酸麻胀的感觉,中医针灸可以治疗许多的疾病,用于促进经络的疏通,比如有腰间盘突出症,可以通过针灸,艾灸等方法缓解临床症状。2021-12-02
针刺后仍会或多或少还有这种酸、麻、胀、重的感觉,依个体情况有所不同的,敏感的人会留长一些,不用担心,会自行消散的。2021-07-16
我觉得是有必要的。因为把这些症状告诉医生,医生就可以根据症状来做下一步的治疗。2021-07-16
要及时告诉医生,因为针灸出现情况的时候可能是身体出现了异样的事情,所以要及时告诉医生2021-07-16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8:47:5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针灸出现的症状,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吗?当然需要。针灸是通过针刺和艾灸等刺激体表的经络腧穴,以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的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的主要治疗作用,首先是调和阴阳,人体在正常的情况下是保持着阴阳的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因七情、六淫等等而出现的阴阳的失衡的状态,或者是外伤...

  • 观察有无晕针现象:注意身体状况:针灸后需密切关注是否有晕针现象发生,如有头晕、面色苍白、恶心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注意出血情况:压迫止血:起针后若发现有出血现象,应立即采用压迫止血法,用消毒棉球或纱布按住出血点,直至出血停止。确认起针完全:检查扎针部位:扎完针后,需仔细检查扎针部位,...

  • 1. 晕针现象:部分人可能出现一过性的头晕、心慌、出汗等症状,这通常是由于紧张或体质虚弱引起的。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进行相应处理。2. 局部疼痛加重:如果针灸后某一部位疼痛加重或持续不减,可能是因为刺激到了敏感点或经络不通畅。这时也需要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3. 过敏反应:极少...

  • 食欲增强等。局部疼痛或不适:有时针灸后,患者可能会感到针刺部位出现轻微的疼痛或不适,这通常是暂时的,一般会在12天内自行消失。如果疼痛持续不减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咨询。总结:针灸后的身体反应多种多样,但大多数是正常且暂时的。如果出现持续不减或加重的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确保安全。

  • 如果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心慌等症状,应立即给予温开水或糖水饮用,严重者需及时送医救治。在针灸前,建议患者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针灸的基本知识,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针灸过程中,如果感到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得到及时的处理。针灸后,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同时保持良好...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