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三不九侯是什么?解释下

常用的是独取寸口的诊脉法,寸口脉即桡骨动脉,分为寸、关、尺三个部位,以挠骨小头处为关部,关前为寸,关后为尺,两手寸关尺共六部分管脏腑。每部又有浮,中,沉三候,三部脉共九候,合称三部九候

求采纳2014-10-13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04 21:53:2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诊脉法中,常用的是一种名为独取寸口的方法。寸口脉对应的是桡骨动脉,其具体部位划分十分讲究。在桡骨小头处被称为关部,关部前方称为寸部,后方则是尺部。因此,两手的寸、关、尺三个部位共同构成了六部分,分别对应不同的脏腑。在每个部位中,又分别存在浮、中、沉三个不同的脉候。这浮、...

  • 1. 三部九侯是中医诊断中的一个术语,涵盖了全身的脉诊方法。2. 这种方法涉及头部、上肢和下肢的三个部位,每个部位都有上、中、下三个脉搏点。3. 通过观察这些脉搏点的大小、速度等变化,可以判断相关经络的脏器是否存在寒热、虚实等问题。4. 在头部,额头的动脉(太阳)、耳前的动脉(耳门)和面...

  • 三部九候 诊脉术语。①指全身遍诊法。即于头部、上肢、下肢三部诊脉,每部各有上、中、下动脉,不同部的脉出现独大、独小、独迟、独数,即表示该经的脏气有寒热虚实之变化。头部:上,两额动脉(太阳),候头部病变;中,两侧耳前动脉(耳门),候耳目病变;下,两颊动脉(地仓、大迎)。候口齿...

  • 是古代最早的一种全身遍诊法,它把 人体头部、上肢、下肢分成三部,每部各有上、中、下三处的动脉, 在这些部位诊脉,称为三部九候。 头部:上--两额动脉(太阳),候头部病变; 中--两侧耳前动脉(耳门),候耳目病变; 下--两颊动脉(地仓、大迎),候口齿病变。 上肢:上--手太阴肺经动脉...

  • 三部九候属于脉学,三部是:寸、关、尺;左候心、肝、肾(肾阴),右候肺、脾、命(肾阳)。九候是每一部的部位,都有浮、中、沉三取三候,三三得九,故称九侯。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