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地黄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鸡峰》卷五:柴胡地黄汤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柴胡地黄汤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四圣心源》卷十:柴胡地黄汤 3.1 处方 3.2 功能主治 3.3 柴胡地黄汤的用法用量 3.4 摘录 4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4.1 方名 4.2 组成 4.3 功效 4.4 主治 4.5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柴胡地黄汤 1 拼音 chái hú dì huáng tāng
2 《鸡峰》卷五:柴胡地黄汤
2.1 处方 柴胡8两,人参3两,黄芩3两,甘草3两,地黄3两,半夏2两。
2.2 制法 上为粗末。
2.3 功能主治 产后恶露方下,忽尔断绝,热入血室,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寒热往来,如见鬼状。

2.4 柴胡地黄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2盏,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至1盏,去滓温服。
2.5 摘录 《鸡峰》卷五
3 《四圣心源》卷十:柴胡地黄汤
3.1 处方 柴胡3钱,黄芩3钱,甘草2钱,芍药3钱,丹皮3钱,地黄3钱。
3.2 功能主治 热入血室,胸胁痞满,状如结胸,语言谵妄,神识不清。
3.3 柴胡地黄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大半杯,温服。
表未解,加苏叶、生姜。
3.4 摘录 《四圣心源》卷十

4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4.1 方名 柴胡地黄汤
4.2 组成 柴胡、黄芩、川芎、归须、生地、人参、甘草、香附、陈皮、黄耆、半夏、丹皮、童便、大枣、赤芍。
4.3 功效 清热行血。
4.4 主治 产后恶露方下,忽然一断,热入血室,寒热往来,妄言谵语,如见鬼神。
4.5 各家论述 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小柴胡也;生地、川芎、赤芍、当归,四物汤;半夏、陈皮,二陈汤也,佐以丹皮、童便凉血清热,加耆、枣,佐参、甘以益气除热,痰化热退,结血消而自无妄言见鬼之症矣。
古籍中的柴胡地黄汤 《医学摘粹》:[杂证要法妇人科]经脉 结胸,语言谵妄,神识不清,此谓热入血室也。以柴胡地黄汤主之。如带下者,缘相火下衰,肾水澌寒,经血凝...
《伤寒总病论》:[修治药法(方中有不修治者,今不载。)]不可作煮散方 阳毒升麻汤阴毒甘草汤热病干姜附子汤青筋牵柴胡地黄汤赤脉KT石膏地黄汤黄肉随玄参寒水石汤白气石膏杏仁...
《医学摘粹》:[杂病证方歌括妇人科]经脉 甘草首马良,腹疼偏在行经后,血脉虚时用此方。柴胡地黄汤(证附)妇人经水适来期,血室旋惊热入时,须用...
《妇人大全良方》:[卷之二十二产后伤寒方论第一]阳旦汤 状。此由为热入血室,不即治之,诸变不测,宜服柴胡地黄汤。(方见第六卷十五论中)四物汤加北柴胡。《妇...
《伤寒九十论》:青筋牵引证(五十三)2022-11-16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7:54: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古籍中的柴胡地黄汤 《医学摘粹》:[杂证要法妇人科]经脉 结胸,语言谵妄,神识不清,此谓热入血室也。以柴胡地黄汤主之。如带下者,缘相火下衰,肾水澌寒,经血凝...《伤寒总病论》:[修治药法(方中有不修治者,今不载。)]不可作煮散方 阳毒升麻汤阴毒甘草汤热病干姜附子汤青筋牵柴...

  • 3、疏散风寒:柴胡六味地黄汤具有疏散风寒的作用,能够用于减轻风寒感冒引起的头晕头痛,以及身体发热等症状缓解,眩晕和目昏。4、清热解毒:在平时如果吃了一些过于辛辣以及刺激性的食物,上火之后伴随着明显的咽喉肿胀疼痛症状,可以适当的通过柴胡六味地黄汤进行改善,达到一定清热解毒的效果,减轻咽喉炎以及...

  • 【功能主治】少阳疹病,半入阳明胃腑,呕吐泄利。【用法用量】流水煎大半杯,分2次温服。【摘录】《四圣悬枢》卷四 上文是对大柴胡加玄参地黄汤的一些相关介绍,我们知道中药是中国传统治病、调养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只要是药物一般情况下都会有副作用,只是大小程度不同而已,大柴胡加玄参地黄汤也不例...

  • 【处方】六味地黄汤加柴胡、肉桂。【功能主治】阴虚感时,寒热如疟,其寒如冰,其热如烙。【各家论述】以六味补肾,以柴、桂平肝胆之邪。【摘录】《医级》卷八 上面就是关于柴桂地黄汤的一个功效介绍,从这些介绍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柴桂地黄汤确实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疾病的困扰,但是要注意绝对不能够...

  • 柴胡汤的简介 柴胡汤,中医方剂名,由柴胡、前胡、防风、杏仁(去皮尖)、羌活、茯苓、甘草、芍药各一分,麦门冬(去心)一分,干地黄八珠,半夏二铢。出自《史载之方》卷上。具有疏风解表,滋液润肠之功效。主治表邪未解,津液内虚,恶风发热,头痛目眩,咽干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