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

失眠(包括早醒)症,中医叫不寐,病因多由情志所伤,劳逸失度,久病体虚,饮食不节等引起,阴阳失交,阳不入阴而形成(古代阳入阴叫寐,阴出阳叫寤)。现代医学认为就是兴奋神经和抑制神经紊乱失调。
  失眠很顽固,赶也赶不走。
  一.是没有找到病因。
  二.虽找到病因但没有对症有效的治疗办法。
  三.虽然也找到了对症有效的办法,但病人缺乏毅力不能坚持调理治疗,或者由于失眠的亚健康性质,没有足够的重视,在调理治疗的过程中,不像现在医学检测看得见的器质性病变或者大病一样,有充足的时间和良好的环境去调养。
  再说,又有西药的安定类药物的依赖性,这种病症没有逼到非治不可的地步,能拖就拖,一拖再拖,最后拖成了顽固性的失眠。
  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同理“正气不存,邪气易入”。失眠是人体免疫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也是很多虚证疾病的诱因和基础。
  我们看中医传统是怎么辩证论治的临床辩证首先分清虚实,虚证多属阴血不足,责在心脾肝肾;实证多因肝郁化火,实滞痰浊,胃俯不和。治疗当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原则。具体辩证分型为: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型
  症状:不容易入睡,浅眠,易惊醒,气虚则畏寒肢冷,自汗,头晕耳鸣,精神萎靡,心悸气短。血虚则面色无华,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视物昏花,手足麻木,健忘心悸,精神恍惚。
  治则:健脾养心 气血双补
  传统方:酸枣仁汤或者+归脾汤,八珍汤加减方。

  心主血脉,脾是气血生化之源。心脾两虚在临床上很好辩证,心脾两虚,气血两亏就不能濡养脏腑器官,四肢百骸,组织神经(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使用了神经细胞等现代医学名词)。
  大多数临床效果良好,但对于素体气血两亏,年老体衰,或者脾胃运化很差的病人,效果可能不太明显,再加上我上述所说的不能坚持治疗,往往转化成顽固性的失眠。
  ·心肾不交型
  症状: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或者肢冷怕寒,上热下寒,外寒内热),心烦不寐,心悸不安,眩晕耳鸣,健忘,遗精带下,舌红(白腻)。
  治则:滋阴降火(或者补阳祛寒),交通心肾
  传统方:黄连阿胶汤,交泰丸(或者细分型使用其他)

  心肾不交是心火不能温煦下元,肾水不能润滋心火,造成心火亢盛而上扰脑神。下元不得温煦往往肾功能虚弱而不能约束膀胱。造成夜尿频多,又进一步影响了睡眠质量。
  传统中医认为交泰丸是治疗心肾不交的经典方。但此方治疗此类病症作用有限。需要更详细的分型为:心阳与肾阳,心阳与肾阴,心气和肾阳,心气和肾阴。可辩证选择使用:交泰,黄连阿胶,天王补心,茯菟,酸枣仁汤等。另外按摩针灸百会,四神聪和涌泉,太溪等穴交通心肾效果特别好。

  ·胃不和卧不安型
  症状:夜里老醒,胃口不好,容易呕吐便稀且次数多,浑身乏力,嘴里没味,腰以下水肿。
  治则:补肾健脾 调和肝胃
  传统方:归脾汤或者人参健脾丸等
  这个类型的失眠病因,病机简单,主要就是调脾胃,多吃健脾养胃、药食两用的中药食品,如猴头菇,山药等,也减少普通中药的毒副作用。“补中土才能灌溉四方”才能补我们的后天之本。
  另外,晚上不要吃得过饱或者吃油腻,生冷寒凉的食物。万一吃得过饱怎么办?绿色快速的办法就是按摩自己的中脘,中枢,滑肉门。特别是右侧的滑肉门,但手法要柔和渗透有力能够快速促进肠胃蠕动和排空,快的三五分钟见效。这类失眠的病因解除了,失眠症状也就自然消失了。

  ·肝郁化火型
  症状:难以入眠,即使入睡也多梦易醒,精神抑郁,善太息,胸肋或者乳房胀闷疼痛,痛窜咽堵,妇女月经不调,舌苔薄白。
  传统方:以温胆汤为主,个别配用柴胡疏肝散,逍遥丸等。
  这类失眠最常见,最典型而且几乎所有的混合型的失眠都包括这种类型。因为,肝主情志,性喜调达。肝最恶抑郁和疏泄太过,特别是生气和大怒。如果辩证不明或者不能坚持疗程治疗,往往转成抑郁症甚至精神疾病。
2017-07-29
2019-05-29
1、首先要辩证清楚,清楚病人的病因病机和症状体质,性格特点等。
2、患者要有“真空”时间治疗,调养。也就是说,这段时间生活要有规律,不能有大的压力和情绪上的大波动。
3、患者既要心情愉达,藐视疾病,又要谨小慎微,重视疾病。情志不愉达,特别是晚上想的多,担心睡不着。往往事越担心越恶性循环。重视疾病,就是重视疾病的危害性,古人说:什么是健康?最简单就是吃得甜,睡得香,拉得出。可见,睡眠是人体新陈代谢的最基础活动之一。没有良好的睡眠,健康就无从谈起。
4、患者的毅力要和轻松情趣的调理结合起来。大多数的患者因为没有毅力去坚持调理和治疗而成为顽固失眠者。我们为什么不把一个需要毅力的事情变成轻松,有情趣的呢?或者把见效的过程缩短呢?因此,我们根据病人的特点在调理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植入运动、饮食、和音乐。细声化雨的产生良好的效果,而不是僵硬的说教,让患者感到是一种负担。
5、白天的兴奋神经和晚上的抑制神经。白天,运动、浓茶(中午十点前)、激情演讲、唱歌、听兴奋音乐。晚上,听催眠曲、佛教曲、轻音乐、钢琴曲、葫芦丝等。
6、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吃治标有效的药物。古人说的好:治标有效,治本才有道。我们必须有手段让病人在两三天内见到效果。如果有了安神的快速治标效果,病人的治愈信心肯定会大增。这样才能为根本治疗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2017-07-29
蝉蜕治失眠
 
【功能主治】散热定痉,抗惊镇静。主治失眠等症。
  【偏方组成】蝉蜕3克。
  【用法用量】加水250克,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缓煎15分钟,取汁饮服。
  【病例验证】郝某,女,24岁。患神经衰弱数载,夜难人寐,寐则多梦易醒,甚至彻夜不眠。曾经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改用单味蝉蜕3克,按上方煎水饮用,患者当即安然人寐。依法巩固治疗半个月,旧症消失。随访3年,未见复发。

  半夏橘皮治失眠
  【功能主治】主治失眠症。
  【偏方组成】半夏、橘皮各6克,竹茹、茯苓各12克,枳实8克,甘草3克,生姜3片,红枣4枚。本方可随症加减。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15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日。
 
  绿茶酸枣仁治失眠
  【功能主治】主治失眠症。
  【偏方组成】绿茶15克,酸枣仁粉10克。
  【用法用量】每日清晨8时前,将绿茶15克用开水冲泡两次饮服。8时后忌饮茶水。晚上就寝前冲服酸枣仁粉10克。
  【宜忌】用本方期间须停其他中西药物。凡高血压病、心动过速、习惯性便秘患者及哺乳期妇女,均应慎用。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失眠患者39例,其中治愈34例;好转4例;无效1例。
  生地夜交藤治失眠
  【功能主治】主治失眠症。
  【偏方组成】大生地、制黄精、制玉竹、紫丹参、夜交藤各30克,决明子20克,朱茯神15克,合欢皮、川芎各9克,炙甘草6克,长灯芯3束。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分2次温服,以午后及晚上临睡前半小时服用为佳。
  【加减】若胃纳较差,大便溏薄者,加陈皮、山楂、积壳、麦芽、生地,决明子减量或不用;若心悸严重者,加五味子、麦冬、珍珠母;若大便秘结者,加柏子仁、郁李仁;若精神抑郁或心烦易怒者,加生铁落;若神倦乏力疸,加炙黄芪、太子参。
2017-07-29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8:47:1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疗法1:针灸 针灸治疗失眠的穴位包括内关、神门、安眠、足三里和后溪。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有效缓解失眠症状。疗法2:耳针 耳针疗法根据失眠者的症状,在耳穴的心、肾、神门、皮质下或脑等穴位贴上王不留行籽。这种方法能够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睡眠质量。疗法3:方药 中医将失眠分为七种类型,不同...

  • 2. 中医调理方法:针对失眠,中医采用病症调理的方法,具体治疗方案如下:- 心火炽盛失眠:使用朱砂安神丸清心泻火、镇心安神。- 肝郁化火失眠:采用龙胆泻肝汤清肝泻火、镇心安神。- 痰热内扰失眠:选用温胆汤清化痰热、中和安神。- 阴虚火旺失眠:常用六味地黄丸、黄连阿胶汤滋养降火、清心安神。- ...

  • 1. 安眠穴:这是一个位于项部的经外奇穴,处于翳风穴(耳后凹陷处)与风池穴(枕骨下凹陷处)的连线中点。此穴具有平肝息风、宁神定志的功效,能有效缓解紧张情绪,促进安眠。2. 神门穴:作为手少阴心经的原穴,神门穴位于掌侧腕横纹尺侧。它不仅是心气出入的门户,更是养心安神的关键穴位,对...

  • 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中医里治疗失眠的方法吧。1、失眠的中医疗法1.调理五脏有学者认为失眠症主要表现于肝,波及五脏,统顾五脏实体病证。提倡“五脏皆有不寐”的整体观,从肝论治、兼顾他脏、辨证加减的证治体系,并由此制定了失眠症证治方案。2.引火归根、心肾相交这一中医理论认为失眠是火不归根引起的...

  • 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多样。除了中药内服法,如养血安神糖浆、安神补脑液及酸枣仁、黄精和决明子等中药材外,按摩和针灸也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其中,太溪、涌泉、太阳等穴位是主要的针灸和按摩对象。此外,敷脐法也备受推崇,主要使用丹参粉、硫磺粉,并需坚持使用五次左右。中医辨证疗法被认为是治疗失眠的最佳...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