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对应皮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真正的美,是以内养外


现代人关注美容,多数只注重皮肤、毛发表面的现象,很少顾及这些问题背后脏腑功能发出的警告。

肤色不好有化妆品救驾,嘴唇颜色暗淡有口红唇彩,皮肤有斑、痘用遮瑕笔。

各种保养品畅销,越贵越有人买,用了后就离不开,因为很多都是用的时候可以改善一点,停了以后很快就反弹。

于是爱美人士都成了护肤、保养品“忠实”的顾客,无论心理还是生理都成瘾了。

化妆品、护肤品,为何用了就离不开它们?

皮肤是你整个身体状况好坏的镜子。只用名贵的清洁剂、保养液护理清洁镜子的表面而不管它内部的功能维护保养,效果当然无法持久。

真正的美,是以内养外。

其实,人的皮肤、毛发、气色、体形等种种外在表现,都是其自身脏腑、经络功能好坏反映在体表的提示信号,身体的种种表现其实是在告诉人们哪里功能正常、哪里举步维艰。

比如皮肤粗糙,爱起疙瘩,主要是肺的功能虚弱引起的;
皮肤没有光泽,脸色苍白,主要是心的功能虚弱引起的;
皮肤总像没洗干净,蒙了一层灰尘一样,还在太阳穴附近莫名其妙地长出暗斑来,是肝胆郁结造成的;
皮肤老是起脓疱,用手一挤便成了麻坑,不挤就永不消失,是痰湿流注造成的;
头发一掉一大把,枯干没有光泽,那是肾气虚弱造成的。

以上的界定是强调各脏腑与皮肤毛发的对应关系,切不要机械地去一一对应。

因为没有哪一个脏腑会独强独弱,它们都是互相牵制,协同合作,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在中医的理论中,肺与皮肤关系最为密切,“肺主皮毛,司毛孔之开合”。

我们知道,皮肤每天代谢的废物要经过毛孔排汗而出。如果毛孔开合的功能失调,废物沉积在毛孔中,那么皮肤就会粗糙没有弹性,堵塞严重便会长出疹子疙瘩来。
所以 要想皮肤好,肺的功能一定要加强。

心主血脉,心脏功能不好,最主要的就是影响面部的气色。心脏供血不足就会面色苍白,心血管瘀阻就会使面部颜色不均且隐隐发黑。
所以,想要面色红润有光泽,就要顺通血脉、活血化瘀,改善心脏的功能。

肝胆郁结,也叫肝郁气滞,通常是生气、忧虑、恐惧等因素造成的,其危害最大,是美容的大敌。它会令天生丽质的女士过早地长斑,而且来势汹汹,同时伴随着月经和乳腺等问题,有时还有剧烈的偏头痛。
“百病从气生”,为了美丽,劝你一定要自娱自乐,远离忧愁、恐惧与愤怒。

还有一个影响美容的因素,那就是肾气的虚弱。肾乃先天之本,是人体能量的源泉。
一旦虚损,好比房屋的根基动摇,将出现头发干枯脱落、牙齿松动、牙龈肿胀、头晕耳鸣、腰酸腿软等一派衰老之象,美容便无从谈起了。

有的人皮肤上总爱起脓疱,这是痰湿流注肌表所致。
“脾是生痰之源,肺是储痰之器”,痰湿产生的根源在于脾胃功能失调。

当“美是由内而外”的思潮开始为追求自然、整体美的新女性所接受时,以重在“调理内因、阴阳平衡”的中医美容正好迎合这一需求。

尤其在新世纪的今天,现代女性对美的追求并不局限于表面,更追求内在美,这一审美取向与中医所倡导的“美丽必须建立在 健康 的基础上”的观念不谋而合。

中医认为,人的容颜、面部美容与内分泌有密切联系,一些有碍容颜的面部问题,只有通过内分泌调理,使 健康 状况改善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容颜。

所谓调理,就是调节机体的运作机能,合成机体所需的各种有机物质,使机体能充分应用,发挥每日所吸收的各种营养,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内部问题解决了,机体免疫力提高了,人的肌肤才会细腻红润,有光泽弹性,呈现白里透红的自然光泽。

所以,中医美容理论强调整体观念,即认为美容是一个系统工程,需采取药物、针炙、食疗、运动、情态、气功、 养生 等多种方法配合进行美容,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例如,中医祛斑着重清热解毒,调节气血着重按摩推拿,推拿按摩时可使用正光劲丝按摩膏,取适量按揉在穴位处,先凉后温热的舒适体感能够让人在推拿按摩中完全的放松身心,舒缓肌肉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疏通经络,推行气血。

中医养颜美容,标本兼治,注重自身的 健康 状况,先从身体内部的美容做起,而后再护理肌肤,方可做到内外兼备,从而达到整体美容效果。
2022-05-22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15 06:21:3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因为没有哪一个脏腑会独强独弱,它们都是互相牵制,协同合作,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在中医的理论中,肺与皮肤关系最为密切,“肺主皮毛,司毛孔之开合”。我们知道,皮肤每天代谢的废物要经过毛孔排汗而出。如果毛孔开合的功能失调,废物沉积在毛孔中,那么皮肤就会粗糙没有弹性,堵塞严重便会长出疹子...

  • 在病理情况下:肝木肾水病理关系密切。肝木、肾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肝肾同病极为常见。《黄帝内经素问吴注·卷十三》有云:“肾脉……贯肝隔……故肾气雍而不利者,令人胁下至少腹皆满。”《灵枢·经脉》也说:“肝足厥阴之脉……是主肝所生病者……遗溺闭癃。”张志聪曰:“肝主疏泄,小...

  • 其实,从中医角度来说这种情况是因为虚不受补了。中医讲五脏是相生相克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里就是说五脏好比一个整体功能系统, 当我们身体其中一个脏腑虚损时,其它脏腑也会受到损伤的。比如说一个胃病的患者,由于胃痛,吃不下饭,导致身体很是瘦弱。而你一味劝他多吃,让他从瘦子变成...

  • 中医认为 肝主藏血、肾主藏精,肝肾同源互为一体 。肾精可转化为肝中血液,对肝起到滋养的作用,而气血旺盛,也可以转化为肾精。二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肝出现问题后,往往连带着肾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因此对于隐疾的调理,中医上有,从肝论治的说法。之前接诊的时候遇见过一位患者,今年三十四...

  • 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且精与血均化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精血同源,亦称肝肾同源。肾精肝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休戚相关。精能生血,血能生精。二者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病理上肝血不足与肾精亏损多可相互影响,以致出现头昏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等肝肾精血两亏之证。藏泄互用...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