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寓言故事

中医养生故事――扁鹊与牛黄

牛黄,是一味名贵的中药。相传,牛黄是我国古代医学家扁鹊在无意中发现的。 一天,扁鹊正在桌上整理煅制好的金礞石。此时,邻居阳宝杀了一头病牛,发现牛胆囊中有些像石头洋的东西,不知是阿物,于是提着胆囊来向扁鹊请教。扁鹊剖开胆囊取出两枚“石头”放在桌上、仔细地琢磨。回家不久的阳宝又惊叫着跑来说其父亲一口气上不来,在炕上抽搐不停。扁鹊急忙去阳宝家,只见阳宝的老父亲双眼上翻,喉中噜噜有声。扁鹊看罢,立即吩咐阳宝快到桌上把金礞石拿来研成末,给阳宝父亲灌下。须臾,阳宝的父亲就止住抽搐,气息也平静了。 扁鹊回家时却发现桌上的两枚牛““石头”不见了。细寻之下,原来阳宝在慌乱中错把牛黄当金礞石拿去了。扁鹊思忖:“难道这种石头真的有豁痰定惊的功效?”遂于次日,有意用其配药,给阳宝的父亲送去服之。不日,病奇迹般的好了。扁鹊就将这种黄牛胆内的深黄色之物命名为“牛黄”。 从此,名贵而奇效的中药“牛黄”便诞生了。2016-07-14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8:33: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庖丁解牛”记载于庄子的《养生主》中,为一篇代表庄子养生观的寓言。机缘巧合,前两天重读庖丁解牛的故事,才发现这个故事的内涵远远超过我之前的理解。故事讲的是庖丁给文惠君宰杀牛牲,分解牛体时快速进刀的刷刷声,就像美妙的音乐旋律,牛体霍霍地全部分解开来,就像是一堆泥土堆放在地上。从前在课...

  • 囫囵吞枣这一成语,源于元朝白珽的《湛渊静语》中的一个小故事。故事中提到的自作聪明之人,认为吃梨时只嚼不咽,吃枣时只咽不嚼,可以避免伤害牙齿与脾胃。然而,专家观点指出,枣确实能健脾,但囫囵吞枣并非养生之道。专家指出,枣富含膳食纤维,有益于消化,但根据品种的不同,其性味也有差异。...

  • 认为,这则故事寓言的成分大而事实的可能性小,是根据扁鹊事迹或扁鹊论述有病早治等 有关思想改编的寓言。健康时预防,亚健康时养生,疾病时治疗。出自原文:“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何谓也?然,所谓上工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

  • 关于这一点,有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扁鹊和他的两位兄长的故事。扁鹊的医术之所以闻名,是因为他擅长在疾病初露端倪时就进行干预,防止病情恶化。这体现了中医的预防和早期治疗思想,与西方医学更侧重于病症治疗的观念形成鲜明对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出色的医术并不在于能治愈已发病症,而是在于能预见并防止...

  • 《种树郭橐驼传》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该文以寓言故事的形式讽刺了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文末总结说“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作者通过郭橐驼传授的养树之道,悟出了为官者的治民之道。若干年后,当我重读此文,发现郭橐驼的种树理论也十分合乎中医之道,在...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