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证必有的特征性证候是

血虚证必有的特征性证候是颜色淡白。
一、血虚证
1、中医病证名。指血液亏少,不能濡养脏腑、经络、组织,以面白、舌淡、脉细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2、多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脾胃虚弱,生化乏源;或各种急慢性出血;或思虑过度,暗耗阴血;或瘀血阻络,新血不生等所致。

3、面色淡白或萎黄,口唇、眼睑、爪甲色淡,心悸多梦,手足发麻,头晕眼花,妇女经血量少色淡、衍期甚或闭经,舌淡脉细。
二、预防调护
经期应注意保暖,不宜冒雨涉水,不宜过食生冷寒凉,以免因寒而滞血。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刺激。节制房事,节制生育,避免手术损伤。及早积极治疗原发病。

三、血虚和贫血
1、血虚和贫血是两个不同的医学概念,血虚是中医中通过望、闻、问、切得出的诊断,贫血是西医中通过各项检查得出的诊断。血虚是中医名词,从概念上理解,血虚患者不一定会贫血,贫血的患者可能会有血虚的表现。
2、患者出现血虚或贫血时,应到正规医院及时就诊,早诊断、早治疗。为预防疾病发生,日常应合理膳食,补充身体必需的各种物质,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菠菜、油菜、冬瓜、苹果、蓝莓等,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禽蛋、瘦肉、肝脏等。
2023-04-11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7:48:0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血虚主要的特征性表现是头晕目玄、面色淡白或萎黄、舌淡而嫩,气血不足、心神失养就会导致心悸、失眠。气虚鼓动无力、血虚脉道不充就出现脉细弱,所以在摸脉的时候特别弱。在临床中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还有结合脏腑的病位来考虑临床有哪些证候,治疗也应该气血同治,同时结合不同的脏腑进行对证治疗。

  • 1、女性血虚的特征1.没精力中医认为血的作用之一是化神,是人体精神活动的基础物质。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提到“血者,神气也”.气血足,精神才旺盛。反之,血虚容易出现精神不振、精力差、心悸等问题。2.皮肤暗扁鹊的《难经》中提到“血主濡之”,也就是说血对人体的最重要作用是滋养。...

  • 舌苔白,脉象虚弱,这是血虚的明显特征。若肝血虚损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出现咽干、潮热盗汗的肝阴虚证。长期肝血不足,血不滋养筋脉,还可能导致肢体麻木、关节僵硬、手足震颤、肌肉抽搐,这些是血虚引发的风证,即肝风内动证。对于肝血虚证的治疗,主要目标是滋养肝脏、补充血液,常用的方剂有四物汤、归芍...

  • 1.心悸病中见血虚证证候:心悸,头晕,失眠多梦,面白无华,倦怠乏力,舌质淡红,脉细弱。治则:补血养心、益气安神。主方:归脾汤。方药: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炒、远志、龙眼肉、酸枣仁炒、党参、木香、甘草炙、生姜、大枣。2.虚劳病中见血虚证临床表现每以心、肝血虚症状为主。(1)心血虚...

  • 【答案】:B 月经后期血虚证 主要证候:周期延后,量少,色淡红,质清稀,或小腹绵绵作痛;或头晕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红,脉细弱。治法:补血益气调经。方药:大补元煎。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