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湿热吃什么药

  黄柏(颗粒冲剂)10g/日,送服参苓白术散

  1.脾胃虚寒证。过食生冷,或肾阳虚,火不生土所致。临床表现,腹胀纳少,腹满时 减,腹痛喜温喜按,口泛清水,大便溏薄清稀,四肢不温,或肢体困重,或周身浮肿,小便不利,或白带量多质稀,小腹下坠,腰腹酸沉。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阴寒之气内盛,水湿不化,见口泛清水,大便溏泄,甚则完谷不化,小便不利,水肿。妇女带下清稀、腰腹酸沉,属寒湿下注。 用参苓白术散 ,另外人参健脾丸主治脾胃虚弱引起的饮食不化,倒饱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而补中益气丸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
  2.脾胃气虚 精神疲惫,全身乏力,不思乳食,或拒食,伴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大便溏薄或夹有乳食残渣,舌质淡、苔白,脉细弱。用香砂六君子汤 参苓白术散
  3.湿困脾阳
  脾胃湿热证多见脘腹胀满,痞闷不舒,恶心纳呆,口干不思饮或饮而不多,口中粘腻,大便粘滞不爽或秘结,舌质淡红或红,舌苔黄腻,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不欲饮,口甜粘浊,食甜食则冒酸水,纳呆恶心,身重肢倦、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 用茵陈五苓散 ,葛根芩连汤
  4.阴虚火旺 ,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发热,或骨蒸潮热,心烦,少寐,多梦,颧红、盗汗、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质干红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或伴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疼痛,伴头昏,腰酸乏力等。 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玉女煎, 龟芪参口服液 玉盘消渴片2013-02-17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07 15:48: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常用的中药方剂如三仁汤,可以通过适当加入冬瓜皮和茵陈来增强疗效,达到清除湿气、化解热邪的效果,从而使得脾胃功能恢复正常。对于湿热引起的腹泻,常采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若伴有黄疸,则可以考虑使用茵陈五苓散加减。脾胃湿热不仅影响消化功能,还可能引发其他不适。湿热下痢即为其中之一,通常表现为腹泻...

  • 针对脾胃湿热的治疗,关键在于清热不伤湿,利湿而不助热的原则。医生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三仁汤的配方,常常加入冬瓜皮和茵陈,以达到祛湿清热、脾胃调和的效果。对于湿热导致的腹泻,常使用葛根芩连汤的加减方剂。如果伴有黄疸症状,则推荐使用茵陈五苓散的加减方剂。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

  • 若湿热下痢,多选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若出现黄疸症状,则可用茵陈五苓散加减。通过这些药物的运用,可以有效缓解脾胃湿热的症状。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过食肥甘,保持清淡饮食,以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综上所述,治疗脾胃湿热,需根据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方剂,并结合饮食调理,以达到最佳的...

  • 阿胶补血膏 秘方:为阿胶糕、生地、防风党参、棉芪、红耳饰、桴蓟等构成。主冶:补血补气养血是阿胶补血膏的较大 功效,在挑选肠胃湿热吃什么中药方剂时,女士能够 考虑到阿胶补血膏。早中晚各冲调一次,每一次一小饭勺就可以。参苓白术散 秘方:为山参、薯蓣、金刚刺、炒白术、南荷兰豆、莲籽、米仁、...

  • 1、服用药物 中医认为,人体正气不足是这个病症的内在原因,在平时可以口服一些中药或者中药汤药进行调理,如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清胃黄连丸等中药汤药进行缓解。2、饮食调节 脾胃湿热也可能是由于不加饮食习惯所致,饮食调节也尤为重要,在饮食方面注意戒掉烟酒,进食时要注意细嚼慢咽,肥甘厚味类食物...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