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肝的虚热和实热

肝的生理特点是“体阴而用阳”,其病理常为疏泄失常的肝气郁结或升动太过。肝气转化为肝火,肝风,多为实证或阴虚阳亢。其发展的一定阶段则会出现血虚生风。一)肝病的虚热与实热的辨别十分复杂。1)首先辨别肝火上炎与肝阳上亢。相同点:头痛眩晕,烦躁易怒,面红目赤等不同点:肝火上炎热像显著,发病突然,无阴虚症状。实热。
肝阳上亢热像不显著,发病缓慢,头重脚轻,一派“上盛下虚”症状,阴虚症状明显。虚热。2)区别肝风内动中的热极生风,肝阳化风,血虚生风。相同点:震颤,抽搐,麻木,眩晕。不同点:热极生风常由高热引起,危症。实热。
肝阳化风肝阴不足,由肝阳上亢发展而来。虚热。
血虚生风麻木感强,有蚁走感,肌肤干燥。虚热。二)肝火上炎:清肝泻火(龙胆泻肝丸,当归龙荟丸)
肝阳上亢:滋阴潜阳,平肝熄风(天麻钩藤饮,杞菊地黄丸,大定风珠)
热极生风:清热解毒,凉肝熄风(羚羊钩藤饮,安宫丸)
肝阳化风:育阴潜阳,平息肝风(镇肝熄风汤)
血虚生风:养血熄风(四物汤,补肝汤)2019-12-16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4:10:5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实热证:当肝火旺盛,你可能会体验到口干口苦、口臭,脾气急躁,大便干结,小便颜色偏黄。此时,舌头红舌苔黄,脉搏加速。对付实热,不妨选择口服经典中成药,如丹栀逍遥丸,或是泡上一杯清凉的菊花茶或玫瑰花茶,帮助清热解火。虚热证:相反,若是肝肾阴虚引起的虚火,症状可能会有所不同,如眼睛干涩...

  • “实火”则是指阳热亢盛之火邪,多见于肝胆、胃肠等部位的实火。患者常表现出高热、头痛、目赤、渴喜冷饮、烦躁不安、腹胀满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症状。中医治疗实火通常以清热泻火为主,常用的方剂如黄连解毒汤。与“虚火”相对,“实热”也是指邪气盛实之发热。它强调的是由于外邪入侵,...

  • 不同点:热极生风常由高热引起,危症。实热。 肝阳化风肝阴不足,由肝阳上亢发展而来。虚热。 血虚生风麻木感强,有蚁走感,肌肤干燥。虚热。 二)肝火上炎:清肝泻火(龙胆泻肝丸,当归龙荟丸) 肝阳上亢:滋阴潜阳,平肝熄风(天麻钩藤饮,杞菊地黄丸,大定风珠) 热极生风:清热解毒,...

  • 您好!中医上讲由于感受热邪所形成的称实热证,与机体阴液亏损或机能亢进所致的称虚热证,其临床表现及治则都是不尽相同的。实热证发病急,病程短。高热,怕热,大汗出。神昏谵语,甚则发狂。烦渴引饮。咳吐黄稠痰、脓痰、或咳血。大便秘结,小便短赤。面红目赤。舌红,苔黄厚。脉洪数。热邪炽盛...

  • 所以实热症状往往来得比较急,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对更重。虚热通常是因为人体的阴液不足,不能遏制阳气,出现的热性症状就属于虚热,常见有心烦热、口渴、夜间失眠、盗汗等症状。肝郁化热,主要症状是胸骨后痛或烧灼样疼痛、头面燥热、口干口苦、多饮、大便干结、舌红,治疗方法为疏肝清热、和胃降逆。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