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干货分享

1.坐骨神经痛-柴胡桂枝汤(小柴胡汤+桂枝汤减半)

2.小儿久泻(肛门不红),五倍子研末加温醋调糊敷贴神阙穴

3.手三里(急性腰扭伤)腕骨(中风手指拘挛)

4.头维点刺放血(月经前期头痛/偏头痛)

5.柴胡桂枝汤(阳明经与太阳经同时痛)

6.眉棱骨痛(同侧昆仑或者解溪)

7.麦粒肿上眼睑(肩甲区反应点小红点放血)

下眼睑(中趾趾腹放血)太阳为目上纲,阳明为目下纲

8.落枕(太阳经后溪或束骨)(少阳经悬钟)取穴位附近痛点

9.胃痉挛(灵台丶至阳)急慢性胃痛(中脘)

胃病(中脘丶内关丶足三里丶公孙丶尺胃-孔最下一寸压痛点丶脐胃-肚脐上0.5-1寸压痛点)

10.天枢穴为中心腹痛,大肠病,大肠下合穴(上巨虚) 关元穴为中心腹痛,小肠病,小肠下合穴(下巨虚)配合关元,太溪

脐腹有病曲泉针

中风后遗症呃逆(炙甘草汤)

膈肌痉挛 针刺中脘丶内关丶足三里丶膈腧 按压攒竹穴丶翳风穴(深吸气一口并屏住呼吸)或针刺太渊

11.急性胰腺炎(地机穴配合大柴胡汤)2022-08-25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12 11:40:1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坐骨神经痛-柴胡桂枝汤(小柴胡汤+桂枝汤减半)2.小儿久泻(肛门不红),五倍子研末加温醋调糊敷贴神阙穴 3.手三里(急性腰扭伤)腕骨(中风手指拘挛)4.头维点刺放血(月经前期头痛/偏头痛)5.柴胡桂枝汤(阳明经与太阳经同时痛)6.眉棱骨痛(同侧昆仑或者解溪)7.麦粒肿上眼睑(肩甲区反应点...

  • 手腕痛:可通过针灸太溪穴与肘部的阴陵泉来缓解。肩部疼痛:针灸条口穴和中渚穴有助于减轻肩部疼痛。背部疼痛:可能涉及内环穴和印上穴。手部麻木:通过后溪穴透刺劳宫穴来改善症状。颞颌关节痛:针灸手三里穴能有效缓解颞颌关节痛。髋部疼痛:合谷穴和大陵穴是缓解髋部疼痛的重要穴位。肋间疼痛:针灸丘...

  • 例如诸气:凡上气冷发、脐中雷鸣转叫、呕逆不食,灸太冲;心腹诸病坚满烦痛、忧思结气心痛、吐下食不消,灸太仓;脐下搅痛、流入阴中、发作无时,此冷气,灸关元、膏肓;短气不语,灸大椎、肺俞、脐中;乏气,灸神道。 另有“针灸伤”一节,用内托黄芪丸治针灸伤经络脓流不止。由黄芪、当归、肉桂、木香、乳香...

  • 取穴按脏腑而分经取之。例如诸气:上气冷发、脐中雷鸣转叫、呕吐不食,灸太冲;心腹诸病坚满烦痛、忧思结气心痛、吐下食不消,灸太仓;脐下搅痛、流入阴中、发作无时,此冷气,灸关元、膏肓;短气不语,灸大椎、肺俞、脐中;乏气,灸神道。此外,还有“针灸伤”一节,用内托黄芪丸治针灸伤经络...

  • 定位: 位于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外侧旁开1寸处。 解剖: 在拇长伸肌和趾长伸肌腱之间,布有胫前动静脉和浅层的腓浅神经,深层腓深神经 取穴原则: 交叉取穴 特点: 以针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感: 局限性针感或向足背足趾放射。 手法: 滞针手法 ...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