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实热证有怎样的针灸疗法?

[取穴]以足三里、三阴交、上巨虚、天枢、关元、脾俞为主穴,以曲池、公孙、丰隆、中脘、肝俞为辅穴。
[处方]三里、三阴交、上巨虚、天枢、关元睥俞为主穴,以曲池、公孙、丰隆、中脘、肝俞。
[做法]足三里、三阴交、上巨虚、天枢、关元、脾俞为一组。曲池、公孙、丰隆、中脘、肝俞为一组,每日一组交替应用,7~10天为1疗程。每个穴均用泻法,即出针时摇大针孔,迅速出针不按针孔。
2020-01-01
mcxzy 阅读 23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9:03:2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做法]足三里、三阴交、上巨虚、天枢、关元、脾俞为一组。曲池、公孙、丰隆、中脘、肝俞为一组,每日一组交替应用,7~10天为1疗程。每个穴均用泻法,即出针时摇大针孔,迅速出针不按针孔。

  • [治法]泻下泻热。[方剂]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或玄明粉、厚朴、枳实。[用法]腹胀痛较重的重用枳实、厚朴;大便燥结较重的重用大黄、芒硝;口干舌燥重的加生地、麦冬;如果有蛔虫阻塞,可加槟榔;如兼有瘀血,则加桃仁、红花、赤芍;如热盛变毒,加黄芩、山栀、连翘。【中药处方】(1)白蔻竹叶厚朴...

  • 风热证需清热疏风,常用消风散或桑菊饮加减;风寒证则需疏风散寒,可使用桂枝汤或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气血两虚证需养血益气,方用八珍汤或当归饮子加减;胃肠实热证则需疏风解表,健脾益气,通腑泄热,除湿止痒,方用防风通圣散合茵陈蒿汤加减;冲任不调证需调摄冲任,养血止痒,方用四物汤合二...

  • 治疗上,可通过服用滋阴、清热、解毒消肿的药物,或者采用中医的针灸、拔罐、推拿、按摩等方法。此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食用辛辣和煎炸食品。宝宝的体质与成人不同,他们是“纯阳之体”,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迅速,容易因外部因素打破平衡而导致内热上火。比如长期食用高热量的奶粉、鲜奶,乳食搭配...

  • 针灸治疗脾胃疾病,疗效确切,特别是脾胃为主的慢性病,如慢性腹泻、消化不良等,多可取得好的效果。现在把常见的适应证,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满、泄泻、便秘、呕吐等方面,辨证归纳于下: 一、食欲不振 食欲不振古称“不嗜食”,多由脾胃虚弱、火不生土、肝气犯胃等引起,辩证取穴于下: 1.脾胃虚弱 胃经...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