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针灸注意事项有哪些

摘要:现在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胃肠功能变化,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一些养生的方式,可以利用针灸进行减肥,大家需要注意针灸的好处,很多的人不理解。而且,利用针灸还可以解除暑气,那么,夏季针灸如何解除暑气?夏季针灸注意事项有哪些?【夏季针灸】夏季针灸如何解除暑气夏季针灸注意事项有哪些夏季针灸如何解除暑气一、轻证中暑1、主证:头痛头晕,汗多,皮肤灼热,气粗,舌燥,口干烦渴,脉浮大而数。2、治则:清泄暑热。3、处方:大椎、内庭、曲池、内关、太阳、委中。4、方义:大椎泻全身之热;内庭为足阳明之荥穴,“荥主身热”(《难经》),曲池为手阳明之合穴,为清热要穴,两穴合用可泄阳明之暑热;关通于阴维,阴维之脉行腹里、贯胸膈,清热泄三焦火,故能和胃止呕;太阳为经外奇穴,刺血清热,疏解头部昏痛;委中又名血郄,放血以清血分热。5、治法:宜将病人迅速置于阴凉通风处,解开衣衫。先以三棱针点刺双侧太阳,挤去恶血,余穴均施凉泻法,以泄热祛暑。留针至症状明显改善,留针期间亦须间断运针。二、重证中暑1、主证:肌肤灼热,面红耳赤,渴喜饮冷,口唇干燥,心烦不安甚至神昏谵语,痉厥抽搐,恶心呕吐,小便黄赤,舌红而干,脉洪大而数。2、治则:清热开窍止搐。3、处方:水沟、百会、委中、十宣;转筋抽搐加阳陵泉、承山、后溪。4、方义:暑热蒙心,清窍闭塞,取水沟、百会以醒脑通闭,开窍醒神;委中,膀胱经合穴而属血郄,刺之可泄血分热毒;十宣更有泻热治神、调节阴阳、开窍苏厥之功。转筋抽搐乃热极动风之象,取筋会阳陵泉穴舒筋解痉;承山为止搐缓挛之验穴;后溪,通于督脉而和脑相维系,更有息风镇惊之效。5、治法:先刺水沟,深刺至齿,针尖向上,施以泻法。委中、十宣均以三棱针泻血,余穴亦用泻法,强度宜适当加大。留针至神清搐止,须间断运针。夏季针灸的好处一、扶正祛邪长期患有体虚易感、过敏性鼻炎、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往往容易在冬季发病,这是因为这些病人平素正气不足,到冬天气温偏低,病邪力量较强的时候,体内的正气不足以与病邪相抗争从而发病,故而冬天宜治标为主,尽可能减轻症状。而夏天正是扶正祛邪的好时机,这时候影响发病的气候因素比较少,症状相对较轻,这个时候扶正固本,可以提高肌体的免疫能力,更好的透邪外出。二、培补脾胃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人体消化功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体的能量供给。脾脏喜燥恶湿,湿邪最易困脾,影响我们的消化功能,夏季培补脾胃,可以健脾化湿,使我们远离腹胀、腹痛、腹泻的困扰。夏季阳浮于外,过食寒凉也会引起诸多消化系统问题,如胃痛、腹痛、腹泻等,所以夏季固护脾胃尤为重要。三、助阳散寒在冬季除了呼吸系统病高发以外,还有一类疾病的发病率也不容小觑,那就是阳虚证和颈肩腰腿痛。和呼吸系统疾病一样,在冬季寒气盛的时候,人们感受了寒邪而产生的疾病,在冬季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只有到了盛夏季节,人体本身的阳气充盛了,才可以更好地驱散体内的寒邪。而夏至节气针灸正是这样一种可以激发人体经气,防病治病的好方法。夏季针灸注意事项有哪些1、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2、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3、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4、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5、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6、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7、针刺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2023-08-01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4-10-06 00:38:1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夏天艾灸时,由于天气炎热,加上艾灸,促使血液循环,人体的体温就会,汗毛孔就会打开,通过发汗散热,这时会感觉特别热,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气温流通,可以调节空调温度或吹风扇,但不得直接对着人体吹,以免着凉感冒。2、艾灸后身体会出现多汗,一定要注意擦干汗水,...

  • 不要吹凉风,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还有牛羊肉 不要用凉水洗治疗处,用温水洗后干毛巾擦干 注意休息,增加营养

  • 1、针灸治疗前就不能在空腹的状态下进行,空腹的状态下容易出现晕针现象,在治疗的过程当中也要嘱咐患者不要随意改变 ,这样也容易造成弯针、滞针等不良情况。2、当然过饱的情况下,也不能进行针刺治疗,最好要等20分钟或半个小时以后,再进行针灸治疗。3、在患者精神高度紧...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