疮疥疔痈可以用哪些药方治疗?

疖是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大多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白色葡萄球菌。中医亦称疖,多由暑、湿、热毒蕴于肌肤所致。
痈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特点为初起即有多个粟粒样脓头,溃后状如蜂窝,易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范围较大,甚者大于30厘米。属中医“有头疽”范围,多因外受风温热毒,内有脏腑蓄毒所致。
疔是发病迅速而且危险性较大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多发生在颜面和手足等处。若处理不当,发于颜面者很容易走黄而危及生命,发于手足者则可以损筋伤骨而影响功能。包括西医的疖,痈,坏疽的一部分。蛇头疔,指疔毒发于手指末端,肿胀形如蛇头者。
【方一】清暑汤
【出处】《外科全生集》
【组成】银花20克,连翘10克,黄芩10克,滑石15克,车前仁10克,花粉10克,赤芍10克,薄荷6克,荷梗10克,生甘草5克。
【功用】清暑利湿,消肿解毒。
【主治】夏秋季节,患处结块,形似如锥,单个或多个,胸闷少食,小便短少。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热疖方
【组成】银花20克。
【功用】清热解毒,凉营和血。
【主治】患处突起,形似如锥,灼热疼痛,脓成溃破,数日而愈,或有发热、口渴。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五味消毒饮
【出处】《医宗金鉴》
【组成】银花,地丁,紫背天葵,公英,野菊花,酒少量。
【功用】清热解毒。
【主治】轻者疖肿只有一二个,多则可散发全身,或簇集一处,或此愈彼起。
【方解】银花清气血热毒,地丁、紫背天葵、公英、野菊花清热解毒,清解之力尤强,并能令血散结,消肿痛。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四】防风通圣散
【出处】《宣明论方》
【组成】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各6克,石膏、黄芩、桔梗各12克,滑石20克,甘草10克,荆芥、白术、栀子各3克。
【功用】养阴清热解毒。
【主治】疖肿此愈彼起,不断发生。散发全身各处,疖肿较大,易转变为有头疽。
【方解】麻黄、荆芥、防风、薄荷疏风解表,大黄、芒硝泻热通便,滑石、栀子清热利湿,使里热从二便分消。石膏、黄芩、连翘、桔梗清热泻火解毒,以清肺胃之热,当归、川芎、白芍养血和血,白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五】托里透脓汤
【出处】《医宗金鉴》
【组成】党参6克,生黄芪10克,白术3克,当归6克,穿山甲、白芷各3克,升麻2克,皂角刺5克,青皮、甘草节各2克。
【功用】益气活血,托里透脓。
【主治】治气血亏损,痈疮将溃,体虚邪盛,脓成未溃,紫陷无脓,根脚散大,舌淡苔白,脉虚缓。
【方解】本方治证乃气血亏损所致。方中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益气补托;穿山甲、皂角刺、白芷、青皮溃疡排脓;当归补血活血。其配伍特点,是益气升陷与托里透脓同用,使气充陷升,提脓泄毒。临床应用:本方是治疗痈疮脓熟、正虚不溃的方剂。以气血亏损,痈疽脓熟不溃,见紫陷无脓者。若疼痛较剧者,加乳香、没药;气虚不足,面色萎黄者,加熟地黄、枸杞子;阳虚畏寒,局部紫陷者,加鹿角、肉桂。用于多种化脓性疾病,产后缺乳,心悸等属气血亏损者。
【用法】水煎,1日1剂,半饿时分3次服下,每次冲酒少许服用。疮疡已溃者忌用。
【方六】托里定痛汤
【出处】《外科正宗》
【组成】熟地黄15克,当归、白芍、川芎各9克,乳香、没药各7克,罂粟壳6克,肉桂2克。
【功用】补血行瘀,内托止痛。
【主治】治痈疽溃后,因体弱血虚疼痛者。
【方解】方中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补血活血;肉桂温经助阳,通血脉,散寒止痛;乳香、没药活血定痛,消肿生肌;罂粟壳专止疼痛。诸药共奏其功效。临床应用:本方是补血行瘀,内托止痛的方剂。
【用法】水煎,1日1剂,半饿时分3次温服。实热者忌用。
【方七】阳和汤
【出处】《外科证治全生集》
【组成】熟地黄30克,鹿角胶9克,白芥子6克,肉桂、麻黄、生甘草各3克,炮姜炭2克。
【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治阳虚寒凝所致阴疽、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局部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痠痛不热,舌淡苔白,脉沉细;外科常治一切阴证疮疡。
【方解】本方所治阴疽,属阴寒之证,由营血本虚,寒凝痰滞,痹阻肌肉、筋骨、血脉、关节而成。故本方重用熟地黄,以温补营血;鹿角胶填精补髓,强壮筋骨,助熟地黄以养血;炮姜、肉桂温中有通,以温通经脉,解散寒凝痰滞;麻黄开腠理以达表;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与温补药同用,则补而不腻,通而不散;生甘草有化毒之功。本方配伍特点,为温补营血不足,解散阴凝寒痰,使破阴回阳,消寒化痰。
【药理】抑制结核杆菌,扩张血管,强心,利尿。地黄具糖皮质激素样作用;甘草浸膏具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用法】水煎,1日1剂。
【方八】回阳三建汤
【出处】《外科正宗》
【组成】附子、人参、黄芪、当归、川芎、茯苓、陈皮、枸杞子、山茱萸各6克,木香、甘草、紫草、苍术、厚朴、红花、独活各3克,煨姜5克,皂角树根白皮6克,米酒30毫升。
【功用】补气助阳,托毒消痈。
【主治】治阴疽发背,初起不肿不疼,不热不红,硬若牛皮,坚如顽石,后皮色紫暗,根脚平散,软陷无脓,皮不作腐,身冷,肢体倦怠,脉细。
【方解】方中附子、人参、黄芪补气助阳,以扶正逐寒;川芎、当归、红花活血养血,以通经脉;苍术、厚朴、陈皮、茯苓温燥寒湿,以除阴凝之邪。诸药合用,共奏扶正托邪,转阴回阳之功效。临床应用:本方是治疗阴疽不起之危证的方剂。以阴疽不起,根脚平散软陷,皮色暗而不活,无脓不腐,身凉,脉细为据。用于疮疽痈疡等化脓性感染合并全身性脓毒败血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见上述症状者。
【用法】水煎,1日1剂,分3次服。
【方九】
【出处】流传民间和医界
【组成】大黄、黄柏、五倍子。任选1种,每种30克,或3种同用各等量。
【主治】疖。
【用法】研为细末,用食醋适量,调为糊状,敷于患处。每日4~5次。
【方十】
【出处】流传民间和医界
【组成】巴豆6克、生姜10克、大黄6克、桂圆20克。
【主治】疖肿初期。
【用法】上药捣烂后加面粉调拌,塞于鼻孔中,左右交替,1日4次,3天为一疗程。
【方十一】神功内托散
【出处】《外科正宗》
【组成】当归6克,白芍、川芎、茯苓、陈皮、附子、穿山甲各3克,人参、黄芪、白术各5克,炙甘草、木香各2克,煨姜6克,大枣6克。
【功用】补气益血,温阳托毒。
【主治】治疮疡日久,气血两虚,寒邪凝滞所致疮疡平塌,漫肿钝痛,不散不腐溃,身凉,舌淡,脉细弱。
【方解】方中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茯苓、大枣补气健脾;当归、白芍、川芎补血活血;附子温阳散寒;穿山甲散结透脓。诸药合用,共奏托毒外透之功效。临床应用:适用于蜂窝组织炎,乳腺炎,多种化脓性疮疡,贫血,心肌劳损,心力衰竭,属气血不足,寒邪凝滞者,畏寒肢冷者,加鹿角、肉桂;疼痛者,加乳香、没药;身有寒热者,加麻黄、白芷。
【用法】水煎,1日1剂,半饿时分3次温服。内服药的同时,外敷温散箍毒药。
【方十二】
【出处】流传民间和医界
【组成】鲜马兰头100克,白酒适量。
【主治】疖、痈。
【用法】前一味加食盐少许捣烂用酒拌成糊状,涂敷于疖痈患处。
2020-01-01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4-10-06 08:31: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正确答案:A治疗疥疮的原则是杀虫止痒。内治选择黄连解毒汤合三妙丸;外治选择硫黄软膏、优利夫乳剂等。

  • 疥疮很好治疗的,如果1年没有好,有无治疗过度的问题,首先停药硫磺软膏,换丁香罗勒油膏看看,严格按照说明书用药。

  • 您好!您适合服用金钱草颗粒清利湿热,通淋,消肿。用于热淋,沙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疗疮,毒蛇咬伤,肝胆结石,尿路结石。开水冲服,一次10g,一日3次。希望能帮到您!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