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失眠辨证治疗方法是什么

中医失眠辨证治疗方法是什么
  中医失眠辨证治疗方法是什么?失眠是许多人都会遇到的情况,当失眠比较严重时可以找医生进行调理治疗。在中医看来,失眠应辨证施治,下面跟着我一起来看看中医失眠辨证治疗方法是什么吧。

  中医失眠辨证治疗方法是什么1    1、脾胃失和型
  夜间睡不安稳,时睡时醒,多梦,同时感到口腻口淡,厌食,胃脘不适,大便不成形等症。治疗原则主要是和胃健脾安神。
   2、心肝火旺型
  这类人常常彻夜不眠,兼见头胀,目赤,口干苦,心烦易急躁,大便干结,小便红赤等症。治疗原则主要是清热泻火安神。
   3、肝郁气滞型
  临床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夜晚卧床,思虑万千,转侧难眠,日间精神抑郁,善太息,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腹胀,嗳气频作等症。此类人在治疗上主要是疏肝解郁安神,还要注意调养精神,消除顾虑以及紧张情绪。
   4、营血蕴热型
  这类人主要表现为早醒,醒后再迷迷糊糊至天亮,兼见咽干少津,五心烦热,面颊有痤疮盗汗,或伴有手足震颤,肌肉跳动,口角抖动等症。治疗原则主要是清营凉血宁神。可以按摩内关、神门、四神聪、后溪等穴位。
   5、营气不足型
  这类人常常睡眠不安,通宵似睡非睡,常有噩梦,白天精神不振,头晕目糊,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可伴心慌,乏力等症。在治疗上,主要以益精养血安神为主,常用中草药有珍珠母、百合、酸枣仁等。饮食上多吃一些补血的东西,如大枣、阿胶等。
  中医失眠辨证治疗方法是什么2    失眠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法
  中医学将失眠称之为“不寐”,为人体阴阳失调、阳不入阴所致,中医治疗失眠是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采用不同的治疗法则,使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恢复协调平衡,从而恢复正常睡眠,中医治疗重在“调”,充分体现个体化治疗特点,同时无西药催眠药物的不良反应。
   肝郁化火型 :症见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小便黄、舌红苔黄。治以疏肝泻火、宁心安神为原则,常用药物为龙胆草、黄连、柴胡、芍药、夏枯草、百合、灯芯草等。
   心脾两虚型 :症见失眠多梦、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趣、舌淡苔薄白等。治以益气养心安神为原则,常用药物为人参、黄芪、龙眼肉、山药、益智仁、木香、远志、酸枣仁、夜交藤、生麦芽等。
   阴虚火旺型 :症见失眠心烦、头晕耳鸣、口干、盗汗、五心烦热、腰酸腿软、舌红少津。治以滋阴降火、养心安神为原则,常用药物为生地、山茱萸、丹皮、茯苓、黄连、芍药、女贞子、桑葚子、百合、知母、柏子仁等。
   心虚畏怯型 :症见失眠多梦、易于惊醒、心悸畏怯、遇事善惊、气短乏力、舌淡苔白等。治以益气镇惊、安神定志为原则,常用药物为珍珠母、茯神、菖蒲、远志、酸枣仁、五味子、仙灵脾、合欢花等。
   失眠的两种行为疗法
   心理行为治疗 :心理行为治疗的本质是改变患者的信念系统,发挥其自我效能,进而改善失眠症状。要完成这一目标,常常需要专业医师的参与。睡眠卫生教育主要是帮助失眠患者改变错误的睡眠概念,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主要内容包括:睡前数小时避免使用兴奋性物质,如咖啡、浓茶、吸烟等;睡前不要饮酒,酒精可干扰睡眠;睡前避免剧烈运动;睡前不要大吃大喝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睡前不做容易引起兴奋的脑力活动,如观看容易引起兴奋的书籍和影视节目;卧室环境应安静、舒适,光线、温度适宜;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认知行为疗法 :失眠患者常对失眠本身感到恐惧,过分关注失眠的不良后果,常在临近睡眠时感到紧张,担心睡不好,这些负性情绪使失眠进一步恶化,失眠的加重又反过来影响患者的`情绪,两者形成恶性循环。认知治疗的目的是要改变患者的认知偏差及非理性的信念、态度。主要内容包括:保持合理的睡眠期望;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失眠;保持自然入睡,避免强行要求自己入睡;不要过分关注睡眠;不要因为一晚没睡好而产生挫败感;培养对失眠影响的耐受性,不要总把失眠当做敌人而与之努力抗争,应学会与之共处。
2022-08-19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0:26: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失眠的中医疗法1.调理五脏有学者认为失眠症主要表现于肝,波及五脏,统顾五脏实体病证。提倡“五脏皆有不寐”的整体观,从肝论治、兼顾他脏、辨证加减的证治体系,并由此制定了失眠症证治方案。2.引火归根、心肾相交这一中医理论认为失眠是火不归根引起的,治疗方案最终需要回到“引火归根、心肾相交...

  • 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多样,主要从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精神调治、针灸疗法等方面入手。失眠的病因复杂,中医认为失眠主要分为实证和虚证,针对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实证患者可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肝郁化火,温胆汤加味治疗痰热内扰;虚证患者可根据具体证型选择相应方剂,如阴虚火旺可用黄连阿...

  • 治以协调阴阳、交通心肾为法。方选交泰丸加味。心阴虚为主者,可用天王补心丹;肾阴虚为主者,可用六味地黄汤加夜交藤、酸枣仁、合欢皮、茯神之类。7、心阳虚寒型 症状为失眠,怕冷,手足凉,心慌不安,或心中空虚,用手按压方舒,舌淡,脉虚。治以温补心阳,镇静安神。方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8、...

  • 中医辨证治疗失眠,需要根据不同的失眠症状类型,采用不同的中药处方进行治疗,具体如下:1. 肝郁化火型 症状:少寐,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处方:木通、黄芩、栀子、泽泻、龙胆草、柴胡、当归、车前子、甘草、生地、酸枣仁、龙齿、磁石。 功效:疏肝泄热、镇心安神。2...

  • 中医治疗失眠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 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中医以辨证论治为原则,将失眠分为实证和虚证。实证包括肝郁化火和痰热内扰,分别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味和温胆汤加味进行治疗。虚证则包括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以及心肾不交等类型,分别采用黄连阿胶汤合朱砂安神丸加减、归脾汤、安神定...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