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绣宫内称黄芩为“补气诸药之最”,那么黄芩适合种在什么地方?

黄芩,中药名。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茎肥厚,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花冠紫、紫红至蓝色,花丝扁平,花柱细长,花盘环状,小坚果卵球形,花果期7~9月。多年生草本,野生于山顶、山坡、林缘、路旁等向阳较干燥的地方。喜温暖,耐严寒,成年植株地下部分在-35℃低温下仍能安全越冬,35℃高温不致枯死,但不能经受 40℃以上连续高温天气。耐旱怕涝,地内积水或雨水过多,生长不良,重者烂根死亡。排水不良的土地不宜种植,土壤以壤土和沙质壤土,酸碱度以中性和微碱性为好,忌连作。
黄芩生于向阳草坡地上,海拔60~1300米。产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地,中国北方多数省区都可种植。其以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等症。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烦安胎。黄芩又称为元芩、条芩等,性味苦、寒,归肺经、胆经、大肠经。它的作用如下:
第一、有清热燥湿的作用,常用于腹痛、里急后重的湿热。
第二、泻火解毒,常用于肺热咳嗽、痰黄、黏稠、舌红、咽痛、口舌生疮的病人。
第三、凉血止血的作用,可以用于血热出血。第四、具有除烦安胎的作用,用于胎热不安。黄芩的禁忌是药性味寒凉,伤脾胃,所以脾胃虚寒的病人或者经常腹泻的病人忌用。”
2021-06-06
清朝绣宫内称黄芩为“补气诸药之最”,那么黄芩适合种的地方还是比较多的,因为黄岑喜温暖凉爽气候,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宜生长在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肥沃的中性和微酸性壤土或沙质壤土环境,所以适合种在我国山西、河北、甘肃、陕西、辽宁、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地。2021-06-06
黄芩喜温和气候,耐寒冷、抗干旱、怕积水,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应性很强,在山区、丘陵、薄地可种植,但以在排水良好、肥沃的沙质土壤或壤土上种植为佳,低洼、易积水地不宜种植。2021-06-06
黄芩多年生草本,野生于山顶、山坡、林缘、路旁等向阳较干燥的地方。喜温暖,耐严寒,成年植株地下部分在-35℃低温下仍能安全越冬,35℃高温不致枯死,但不能经受 40℃以上连续高温天气。2021-06-06
黄芩主产于山西、河北、甘肃、陕西、辽宁、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以山西产量最大,河北质量最好。河北省承德市所产黄芩以条粗长质坚实、外皮金黄而著称于世,被誉为“热河黄芩”。2021-06-07
mcxzy 阅读 34 次 更新于 2025-04-16 18:32:2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5. 黄芩的分布广泛,产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省区。6. 黄芩以根入药,味道苦涩,性质寒凉,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适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等。7. 黄芩在临床上的抗菌性优于黄连,并且不易产生抗药性。

  • 清朝绣宫内称黄芩为“补气诸药之最”,那么黄芩适合种的地方还是比较多的,因为黄岑喜温暖凉爽气候,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宜生长在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肥沃的中性和微酸性壤土或沙质壤土环境,所以适合种在我国山西、河北、甘肃、陕西、辽宁、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地。黄芩喜温和气候,耐寒...

  •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胃派代表人物李杲认为黄芪“益元气而补三焦”,清代的黄宫绣称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现代研究发现,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金银花--清热解毒 银花味甘性寒,气味芳香,既可清透疏表,又能解血分热毒,尤为治阳性疮...

  • 补气和血中药偏方 黄芪——补气 中医 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胃派代表人物李杲认为黄芪“益元气而补三焦”,清代的黄宫绣称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现代研究发现,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当归...

  • 黄芪应与滋阴药合用,治疗阴虚患者,如生地、熟地、玄参、麦冬、芦笋等。湿热之人。湿热表现:口苦、口干、舌苔黄腻等。湿热患者易使致病因素停滞,病情加重。湿热患者必须配合清利湿药,如黄连、茵陈、黄芩等。一个体内有热毒的人。热毒症状:有各种化脓性感染,如痤疮感染、咽部感染、腹膜炎等,其特征...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