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偏方:中医养生善心养生的制作方法

善心养生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夫养性者,所以习以成性,性自为善。…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不悉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生之大经也。”养性是养生的根本,养性就是使“性善”。老百姓的通俗说法是“心善”、“善心”。说白了就是心眼好,心术正。心地善良,摆正良心,就不会去做坏事,凡事光明磊落,心安理得,无内疚,就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一个人是否能达到“心善”的境界,主要在于是否能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也可以说,心善的养生之道,主要讲的是道德修养的养生之道。所谓“养性”者,核心问题也是道德修养的问题。古代学者提出“仁者寿”的养生理论,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在《中庸》中提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即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必然会获得高寿。明朝医家王文禄在《医生》中则明确提出:“养德、养生无二术”,认为养德和养生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的,是兼而得之的。 人的道德伦理意识对心理状况有极重要的影响作用。做了利人利物的善事,会给自己带来精神上的无限愉快之感,从而对自己机体各部官能活动起到有益的调节作用,使其正常发展。古人云“厚德载福”,就是说多做好事本身就是幸福。这其中的道理一是说人做了好事会感到心理上的一种愉悦;二是说由精神上的愉悦而带来摄生长寿的幸福之果。 应当指出的是,古今养生之道中所论及的道德观念,是指人们的行为规范,就是做人的规矩。这个概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和社会交往中经常使用,是用来评价他人和自身言行对错的标准和尺度。人们之所以需要道德,是因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道德作为一定的行为评价尺度,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如“廉洁奉公”、“童叟无欺”、“诲人不倦”、“救死扶伤”、“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人穷志不短”等等,这些道德品质都是传统的道德观念长期发展所形成的。是人类应当共同遵守的信念。
提醒您:善心养生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2022-10-29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8:05:5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养性是养生的根本,养性就是使“性善”。老百姓的通俗说法是“心善”、“善心”。说白了就是心眼好,心术正。心地善良,摆正良心,就不会去做坏事,凡事光明磊落,心安理得,无内疚,就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一个人是否能达到“心善”的境界,主要在于是否能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也可以说,心...

  • 心脏饮食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是以清淡饮食为主,尽量减少脂肪的摄入量(特别是动物性脂肪)。此外,科学合理的用药是保证患者健康的必要手段。血府逐瘀胶囊是治疗冠心病的新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能。实践中,运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冠心病,在提高治愈率、缓解率等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研...

  • 雪梨木瓜汤 材料:雪梨两个、木瓜半个、蜂蜜两茶匙、鲜奶一杯 雪梨含有机酸、维他命B、C及丰富的水份,有清心润肺功效,能滋润肌肤;木瓜则含丰富糖份及蛋白质,有助消化,滋润肠胃,并可消除疲劳。 腐竹鸡蛋汤 材料:腐竹皮一块、红枣五粒、鸡蛋两个及适量冰糖 腐竹皮所含的营养与豆腐差...

  • 二、虾皮炒韭菜:韭菜250克洗净切段,虾皮60克,食盐、香油、酱油、味精各适量,用香油将虾皮略炒,加韭菜、酱油、食盐炒熟,再调入味精食用。有开胃健脾、补肾壮阳之功效,适用于食欲不振、阳痿早泄、 *** 稀薄等症。 三、虾皮拌香菜:香菜300克洗净切段,虾皮50克,加食盐、香油、味精各适量拌匀...

  • 炒菜时不妨加点生姜末,饮茶者选喝红茶等,都不失为护脾的养生上策。 总之,无论在任何季节,调理脾胃都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而定:胃热者以清降为主,脾虚脾寒者当温补。但无论药补还是食补,均以服后感觉舒适为宜。提醒您:“四法”养脾有疗效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