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壮脾胃的5个穴位

脾胃不好的人首先要注意调整饮食,放松心情。此外,还可通过揉按穴位来调理。

经络连接着人体的各个脏器,通过揉按经络上的特定穴位,可以激发人的经络之气,以达到调理脾胃的目的,以下介绍5个常用穴位。

神 阙 穴

位置:脐中部,属任脉。

功用主治: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

揉按手法:一般以手掌按摩为主,每次时间为5至10分钟,每日2至3次。对脾胃虚弱,不能耐受寒凉的胃部疼痛及便秘、腹泻等患者都有良好疗效,临床上此穴也常用灸法,以达到温中健脾、散寒止泻的作用。

中 脘 穴

位置:上腹部,前正中线上,位于脐中上4寸,属任脉。

功用主治:温中健脾、和胃消胀。

揉按手法:一般以手掌按摩为主,每次时间为5至10分钟,每日2至3次。对胃痛、恶心、呕吐、泛酸等消化道症状都有良好疗效。此穴也是灸法常用穴位。

足 三 里 穴

位置: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在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由胫骨旁量1横指即为该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

功用主治: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揉按手法:一般以拇指揉按为主,每次时间为3至5分钟,每日2至3次。俗话有“肚腹三里留”,揉按此穴对各种消化系统疾病都有良好疗效。

合 谷 穴

位置:拇指内侧横纹对应对侧手虎口,拇指下压所按之处即是,属于手阳明大肠经。

功用主治:升清降浊、调理脾胃、通经活络、疏风清热。

揉按手法:右手掌心放于左手背侧,大拇指来回环揉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左右各50次,不仅可以缓解胃脘疼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同时还能防治晕车。

太 冲 穴

位置:足背侧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是肝经上的原穴。

功用主治:疏肝和胃、清肝降浊。

揉按手法:一般用拇指揉按,每次时间为3至5分钟,每日2至3次。揉按太冲穴能够促进肝经的气血通畅,恢复肝的疏泄功能,保持气机畅达,对脾胃病伴有情绪抑郁及焦虑的患者有明显疗效。

揉按此穴不但能调理肝胃,还可以消解怒气,对高血压患者也有一定降压效果。

以上穴位的揉按常联合应用,长期坚持可起到健脾养胃、强身健体的效果。2022-06-22
mcxzy 阅读 26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5:31: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三寸,胫骨边缘,是强壮要穴。经常按揉足三里可以健脾益气,提高人体免疫力,尤其对于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和儿童,长期坚持按摩对脾胃功能有非常好的促进和保健作用。患者可直接按摩足三里,也可用按摩器具按摩,每次5-10分钟。足三里有双向调节作用,脾虚的患者按摩足三里可以健脾,气滞...

  • 1、按摩穴位 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在指压时,应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此外,天枢穴也是一个重要的穴位。它位于...

  • 1. 太白穴是健脾的大补穴,位于脚部中心,是脾经的原穴,对于提升脾功能有着显著效果。2. 太白穴属土,与脾经的五行属性相合,因此它是补充后天之本的重要穴位。3. 位于足弓的起始点,太白穴的位置易于找到,通过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多种脾虚症状。4. 补脾不必依赖昂贵的药物,太白穴就足以产生良...

  • 除了注意情绪调节,穴位按摩也是调理脾虚的有效方法。例如,揉三阴交穴、按揉天枢穴、揉隐白穴等,都是简单易行的中医保健手段。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促进脾胃功能,缓解相关症状。在饮食方面,应尽量避免“饮食所伤”,包括饮食无节制、偏食、过寒过热、食用过于肥腻或味重的食物以及酗酒等。建议定时定量...

  • 5、其他穴位:包括三眼穴、三阴交等,三眼穴属于经外奇穴,在无名指靠近指根的部位,按摩该穴也可帮助患者调节脾胃,常用于治疗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而三阴交在内踝尖直上三寸的胫骨后缘,为三条阴经的汇聚处,常用于调气行血、养血调经,按摩该穴可帮助改善消化不良、腹胀、肠鸣、腹泻等症状。脾...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