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基本脉象

小儿脉诊与成人有所不同。因小儿寸口部位较短,对7岁以下儿童采用一指定三关的方法。即医者用食指或拇指同时按压寸、关、尺三部,再根据指力轻、中、重的不同,取浮、中、沉,来体会小儿脉象的变化。7岁以上儿童可采用成人三指定寸关尺三部的切脉方法,视患儿寸关尺脉位的长短以调节三指的距离。医者先调息呼吸,然后集中思想切脉。切脉时间应在1分钟以上,在小孩安静或入睡时进行。

  小儿脉象较成人软而稍数,年龄越小,脉搏越快。初生婴儿一息7~8至,1~3岁6~7至,4~7岁约6至,8~14岁约5至。

  小儿脉象,主要分浮、沉、迟、数、有力、无力六种,所谓“六纲脉”。同时,应注意结、代、细、弦、滑、不整脉等病脉。浮为病在表,沉为病在里;迟为寒,数为热;有力为实,无力为虚。结脉为心气伤;代脉为脏气损;细脉为阴虚;弦脉为肝旺或为痛、为惊;滑脉为痰食中阻。脉律不整,时缓时数,为心之气血失和。2023-02-14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12 22:13:3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答案】:D 正常小儿的脉象较成人软而稍数,一般有浮、沉、迟、数、有力、无力六种基本脉象。

  • 脉象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够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对于小儿来说,脉象的判断也非常关键。健康小儿的脉象应该是有力有节、整齐有序的。脉搏节律应该稳定,每分钟在90~140次之间,脉搏强度应该适中。这种脉象表明小儿身体发育健康,生机勃勃,各脏器功能协调。小儿脉象异常可能是很多病症的表现。例如...

  • 脉诊脉象初学技巧入门指南:1. 准备脉枕:让被诊者采取正坐位或仰卧位,前臂自然向前平展,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手腕保持伸直,手掌向上,自然放松,并在腕关节下垫上脉枕。2. 定位三关:医生用中指确定关部,然后将食指和无名指分别按在寸部和尺部。对于小儿,由于寸口部脉位较短,常以拇指或食指“一...

  • 从年龄上看,脉象小儿多快于成人,年龄越小,脉搏越快;青壮年体多强健,脉多有力;老年人体衰弱,脉来缓迟;成年女性较成年男性脉象濡弱而略快;瘦人脉多稍浮;胖人脉象多沉伏。当长途旅行、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或饮酒、饱食、情绪激动时,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脉较弱;气候对脉象也有影响...

  • 可以诊察体内的病变。加之3岁以内的小儿寸口脉位短小,切脉时只能“一指定三关”,诊脉时又常哭闹,气血先乱,使脉象失真,从而影响诊脉的准确性。而小儿皮肤较薄嫩,食指络脉易于观察,望指纹较之诊脉更为方便易行,故常以此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方法,弥补小儿脉诊的不足。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