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艾灸补阳气?简单,灸五穴即可。

身体寒凉,在中医体质学上称为阳虚体质。阳虚体质就是阳气不足,体内产生的热量不够,阳气不够,自然就会出现怕冷的状态。这种体质的人,女性多于男性,年轻人更多一些。

当然也有很多中老年人也有身体寒冷怕冷的症状,那么也是元气不足的典型表现。

中老年人出现的继发性怕冷疾病,那么一定与她所患的疾病有关,也就是阳气不足,身体虚弱,体内由于疾病而产生热量不够,久而久之也会导致阳虚。

涌泉穴

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足三里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强消化能力。

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属于督脉,有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之作用,同时如果有感冒,过敏性疾病,热病,癫痫,颈椎病,治疗取穴大椎也是首选,都是在治疗寒凉疾病,那么大椎在上焦,治疗寒凉的疾病大椎也是首选穴位。

命门穴

补肾壮阳灸命门,命门是人体生命之门,先天之气蕴藏所在,生命的根本。临床上,命门火衰主要表现为四肢清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舌质淡,脉沉迟等虚寒之象。

所以要长灸命门和大椎可提高督脉之阳气,大椎和命门艾灸,补足督脉元阴元阳,补命门,对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宫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响。灸命门给各脏器的生理活动起到温煦,生发和推动作用,故灸命门是推动生命之火。

神阙穴

在脐窝正中,该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主要用于治疗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

神阙(就是肚脐)是气和,气舍,气具之穴,是任脉在此会和,此穴为任脉上部经脉气血的重要来源,在中焦部位起到沟通上下之功效。

都说一灸神阙暖全身,灸神阙,有沟通上下之功效联系任脉之上下。而且灸神阙还可以治疗胃肠疾病,妇科疾病,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疾病,所以阳虚体质灸神阙可以很快得到改善,就是灸了神阙可以打通任脉。

五个穴位不用一次灸完,只要循环施灸即可。只要坚持在冬季艾灸这些穴位,就能彻底解决自己的寒凉体质,而且也能很好地补充元阳。

冬季养生,艾灸是很好的方式,特别是女性!2022-06-15
mcxzy 阅读 109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7:39:5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阳气不足的病症可以通过艾灸来改善,无论选择哪个穴位,只要采用火疗的方式进行治疗,都能达到补阳的效果。若在选择穴位时,倾向于那些具有强壮功效的穴位,其补阳的效果会更加显著。这些强壮的穴位包括足三里、关元、气海、肾俞、命门俞等。对这些穴位进行艾灸治疗,不仅能补阳气,还能增强体质。足三里位于小腿...

  • 首先,艾灸脐部可以补阳气。脐部是人体的重要穴位之一,也是人体的气海所在。通过艾灸脐部,可以刺激气海,促进气血循环,增强身体的阳气。此外,脐部还是人体的命门,艾灸脐部还可以起到温暖命门的作用,对于肾虚、腰酸背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其次,艾灸足三里也可以补阳气。足三里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穴位...

  • 艾灸方法:温和灸15-30分钟,或隔姜灸3-5壮。3、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前脚掌中心凹陷处,艾灸此穴位有补肾壮阳,养心安神的作用,可以强健身心,益寿延年,主治头晕目眩,小儿惊风,癫痫,失眠,咽痛失音,口疮,二便不利,肾结石,足心有热,高热不退,咳嗽,肺热等症。艾灸方法:一般可温和灸15-30分钟...

  • 1、腰背部:腰背部是督脉和膀胱经走行的区域,督脉总督一身阳气,而膀胱经是足太阳经,也是阳经,所以艾灸腰背部的穴位可补阳气,比如肾俞、大肠俞、八髎穴、腰阳关、命门等;2、腹部:特别是下腹部,如气海、关元等穴位,可温阳助气;而上腹部的穴位,如上脘、中脘、下脘等穴位可温中补虚、调和...

  • 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因此,阳虚体质者艾灸涌泉穴,可以起到温补阳气的作用。阳虚体质的人可以选用艾灸的方法,选择足三里、神阙、关元、涌泉等穴位进行温补阳气。每次选择1至2个穴位,点燃艾条后距皮肤2—4厘米处熏灸,每次每穴灸5—10分钟即可。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改善阳虚体质,增强机体阳气。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