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过多是气虚,女人补气用艾灸,应该从哪几个穴位入手?

月经作为女性的正常生理现象,不仅能反映女性的内分泌系统问题。在中医看来,月经也能反映很多关于女性健康的事情。其中,一些妇女在月经周期中月经过多,以及面色苍白、下腹下垂、四肢无力、心悸、头晕、气短和懒惰。在中医看来,这主要是气虚的表现。因此,对女性来说,补气对她们的健康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月经过多是指月经周期一般正常,但月经量过多或月经持续时间较长,也就是说,月经出血总量过多,但出血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自动停止。气是人体最基本的物质,是血液的指挥者。气可以吸收血液。人体血液的正常循环离不开气的固体吸收。有了充足的气,血液就能正常运转,所有器官也能正常运转。

艾灸足三里穴的中药认为胃经是人体气血最多的穴位,足三里穴是胃经中最重要的穴位之一,具有补气益中、调理脾胃、通经活络、扶正祛邪、祛风除湿的作用。定期刺激足三里(ST 36)可以刺激气血的生化和运行,具有良好的益气作用。位置:位于外膝下部,四指凹陷处为足三里。

关元穴是足太阴任脉和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的交点。它是补气益中的一个重要穴位,也是中医公认的一个重要穴位。它能保持健康,保护健康,延缓衰老。按摩关元穴也能显著改善气虚体质,对女性补气有很好的效果。位置:关元穴位于下腹,肚脐以下三英寸。按摩关元穴:用手指轻轻按压关元穴,然后轻轻快速上下推,注意不要用力过猛。
2019-10-10
足三里穴是一个关键的学位,具有补气益血功效。2019-10-15
月经量过多可以按按足三里,三阴交。关元穴。2019-10-15
可以用艾灸做治疗,分别在肚脐眼儿下面做治疗。2019-10-15
若是艾灸的话,一般可以选择艾灸肚脐或者小腹的部位。2019-10-14
虽然说穴位治疗法也很管用,不过最好还是用药物治疗。2019-10-15
如果想要艾灸的话,可以从关元穴下手。2019-10-15
穴位的话还是不要乱弄,否则会弄坏身体。2019-10-15
月经问题女人常常不安的来源,既担心它稀少到点滴即净,又要提防它“暴雨成灾”。如何成为一个“晴雨适度”的“正经”女人呢?我们可以借助艾菩蓉全息艾灸的力量,让月经量不多也不少。

1、月经量过多的原因
正常的月经出血为20~60毫升,超过80毫升就可以称为月经过多。月经量多是女性的常见病,只要认清月经过量的病因,采取得当的措施,治愈也不是什么难事。
(1)可能是脾气虚弱。
中医讲“脾主统血”,脾是主运化饮食的,除了这个功能外,它还有统摄血液的职责。如果脾气虚弱到一定程度时,不能统摄血液,就可能导致月经过量。其实,这就好比脾为我们的的身体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堤坝,将全身的血液统摄在血脉中,当脾功能失调时,血液便决堤而出。
(2)可能是血热
“凡经水来太多者,不问肥瘦,皆属热也。”
怎么理解呢?我们都用水壶烧过水,一般我们不会将水壶灌满,可是等到水烧开的时候,水却从壶里溢了出来。这并不是说水变多了,而是水开了之后活力增强,越过了原有的界限窜了出来。同样,如果我们身体里面郁积内热过多,也会导致血溢不守而妄行。如果恰好遇上经期,就会溢出更多的经水。女性在出现月经过多时,应仔细观察自己经血的颜色和质地。如果经血呈深红色,质地黏稠,很可能存在血热的问题。

2、全息艾灸取穴:健脾固摄,升阳举陷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知道了造成月经量过多的原因,解决问题也就有了方向。这里还是要重点说说全息艾灸调理月经过量的方法。
(1)取穴:隐白穴、百会穴
(2)灸法:可于经前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左右,每天施灸1次,10天为一个疗程。
《针灸大成》中:“隐白,妇人月事过时不止。”月经过量的主要原因是冲任二脉不固,脏腑失调。而隐白穴是足太阴脾经上应着重健脾益肾,按照经络学说的原理,刺激隐白穴有健脾统血、补中益气的功效。
而百会穴位于督脉之上,据《会元针灸学》记载:“百会者,五脏六腑奇经三阳百脉之所会”,全息艾灸百会穴可以起到益气和升阳举陷的作用。(“升阳举陷”是一个中医术语,简单地说,就是能够升发阳气,能将陷下的气血往上提。)全息艾灸虽然可以有效调理月经过多,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劳累过度,不要暴饮暴食伤及脾胃,勤于锻炼。
2020-11-18
mcxzy 阅读 26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1:27:3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对于月经量多,治疗应根据经期与平时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方法。平时应以调经为主,经期则以固冲止血为主。目的是减少出血量,防止因失血导致的阴虚。平时治疗多采用益气、清热、养阴、化瘀等法以治本,避免使用温燥动血的药物,以免增加出血量。中医临床上将月经过多分为气虚证、血热证、血瘀证等类型。气...

  • 母鸡艾叶汤 材料:老母鸡1只,艾叶15克。做法: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一起煮汤,分2~3次食用。月经期连服2~3剂。功效:有补气摄血,健脾宁心的功效,适用于体虚不能摄血而致月经量多,心悸怔仲,失眠多梦,少腹意气消沉痛,舌淡脉细。洋参炖乳鸽 材料:乳鸽1只,西洋参片40克,淮山50克,...

  • 二、母鸡艾叶汤 成分:母鸡,艾叶15克。制法:母鸡去毛,清洗干净后切成块,然后将艾叶洗干净,两者放入锅中熬煮成汤汁,熟后即可饮用。用法:经期服用3剂,每日1-2次。适应证:月经过多、气虚血热。功效:补气活血。三、归芪鸡 成分:黄芪、当归各20克,鸡肉适量,味精、盐适量。制法:将鸡肉用水...

  • 功效:补气摄血,健脾宁心的,适用于体虚不能摄血而致月经过多,心悸怔仲,失眠多梦,少腹冷痛,舌淡脉细。归地烧羊肉 原料:羊肉500克,当归、生地各15克,干姜10克。用法:羊肉洗净,切块,放砂锅中,并入洗净之药及酱油、盐、糖、黄酒,清水各适量,红烧至肉烂,便可常服。功效:温中补虚,益...

  • 1、母鸡艾叶汤:老母鸡1只,艾叶15克。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一起煮汤,分2-3次食用。月经期连服2-3剂。有补气摄血,健脾宁心的功效,适用于体虚不能摄血而致月经量多,心悸怔仲,失眠多梦,少腹意气消沉痛,舌淡脉细。2、地黄煮酒:生地黄6克,益母草10克,黄酒200毫升。把黄酒倒渗入渗出...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