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虚为什么总是补不上?中医告诉你可能是你的脾胃有问题了

现代 社会 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总是觉得非常疲惫,表现为浑身无力、怕冷、腰膝酸软、容易出汗、失眠、心慌等。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气血虚,总是买很多补品,比如燕窝、蛋白粉等,还有的人喜欢买一些鸡子、鱼之类的来补身体。结果大部分吃了效果总是不尽人意,不是上火就是无效。

实际上出现这种情况确实是气血不足,那么为什么用了补气血的方法效果不好呢,这里就牵涉一个问题,气血究竟是什么?中医讲气血由水谷精微所化生,是由脾胃转化水谷精微而来。这就是“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由来。
所以补气血也需要脾胃先吸收才能补进去。脾虚后容易产生气血亏虚,而补气血不健脾就等于白补。
在临床上单纯气血虚非常少见。正常人把脾气补足后,就可以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成气血。这样气血自然就充足。

如治疗一患者,女性,35岁 ,自从3年前生完孩子之后一直浑身无力、没精神、少气懒言、面色萎黄、食欲不振,找医生看都说是气血亏虚,补气血的药也没少吃,像阿胶浆、补血口服液等等。钱也没少花,病情就是不见好转,而且最近身体也越来越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于是我给她开了一张以健脾为主的方子:太子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莲子肉、薏苡仁、砂仁、焦三仙、鸡屎藤、鸡内金、木香、甘草。以此方为主加减,前后调理一月病情宣告痊愈。

@大家 健康 #大家 健康 超能团#2022-07-13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10 18:48:1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气血不畅。气血不通,运化困难。如果吃的补品消化不了,自然就会无效。比如一位女性朋友,气滞血瘀,月经不调,去医院看病,对医生说:“医生,我气血不好,需要补气血。请开些补气血的药。”但在这种情况下,并不是一定要补气血,而是先活血化瘀,然后再补。所以,气血亏虚不补,首先要疏通气血。

  • 远离寒邪对补气血也至关重要。中医认为,“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寒邪会导致血液瘀滞和经络不畅。因此,我们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尤其是冬季应做好防寒措施。同时,定期温水泡脚和按摩也有助于改善气血状况。运动是促进气血健康的重要方式。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脾胃功能,将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供身体所需...

  • 中医认为,气虚主要表现为无力。这是因为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气虚则动力不足,人体各项机能减弱。血虚的表现:血虚则表现为发燥,即皮肤干燥、毛发枯黄等。血是滋养人体的物质基础,血虚则滋养不足,导致人体出现干燥症状。气血亏虚的影响:长期的气血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低下,增加患各种疾病的风险,如...

  • 如果进补后效果不明显,可能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情绪状态,是否长期处于抑郁、闷闷不乐的状态,是否有未解决的心结。二是是否有其他疾病,导致气血虚并非单纯的虚证,而是兼有实邪。三是进补期间,大便是否正常,是否有上火导致不受补的情况。中医认为,情绪的波动、生活的规律以及适当的运动,都是...

  • 气血不足是多方面导致的,可能和个人作息有关,也可能是遗传。气血是中医的概念。有气虚、血虚、或者气血两虚。很多人想不明白,明明吃了很多,天天鸡鸭鱼肉,骨头煲汤,还中药材汤,秋冬还吃羊肉、牛肉,怎么还会气血亏虚呢?如果补气血只是吃肉吃补那么简单,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气血亏虚的人了。气血...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