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自带3大“祛湿”穴位

1.阴陵泉穴:

定位: 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主治: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湿气的,如果湿气多了运化不出去,就会变成痰饮。所以,祛湿也要健脾,健脾少不了阴陵泉。

按摩方法:点按为主,每次按摩100 160下,每日早晚各1次,也可用艾柱熏灸此处3-5分钟。

针刺方法:直刺0.8 1.0寸

2.承山穴:

定位:承山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即是。

主治:承山穴是最有效的祛除人体湿气的穴位之一,其效果跟红豆薏米粥有异曲同工之妙。

按摩方法: 用两手拇指指端对其进行点压、按揉。可以顺、逆时针各50到100次,每次大约15到20分钟,一天2到3次

针刺:直刺0.8-1.0寸

3.三阴交穴

定位: 在 内踝尖 直上三寸,胫骨后缘。

主治: 脚气、湿疹、荨麻疹、过敏。

按摩:每天中午11点,脾经当令之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各20分钟,能把体内的湿浊气排出去2022-08-11
mcxzy 阅读 23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3:35:2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膝窝(委中穴):这是膀胱经上的重要排污口。如果此处不通畅,可能导致湿气无法排出,进而引发关节炎。建议平时拍打此处5~10分钟,以促进湿气排出。阴陵泉:作为脾经的合穴,阴陵泉有助于健脾除湿。该穴位位于膝盖下方的小腿内侧凹陷处。每天按揉此穴至少10分钟,有助于缓解疼痛和湿气问题。足三里:是...

  • 中脘穴位是在任脉的穴位,这个穴位也是健脾最重要的穴位之一,所以这一组穴位是非常好的健脾祛湿的组合。

  • 曲池穴属于人体腧穴之一,隶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络。按摩曲池穴,具有祛湿除风、清热解表、活血通络的功效,适用于热病、呕吐腹泻、目赤肿痛等病症的治疗。(3)中脘穴:取穴方法为,采取平卧姿势,在胸骨下方与肚脐连线中点位置,即为中脘穴。中脘穴隶属于奇经八脉的任脉,是任脉的重要穴位之一。按摩中脘穴,...

  • 身体五大祛湿穴位从头到脚依次为:百会穴、大椎穴、神阙穴、阴陵泉穴、涌泉穴。百会穴按摩方法 百会穴按摩方法 手握成拳状敲打或来回揉搓百会穴3-5分钟,好有发热之感。此外还可以点燃艾柱,灸熏此穴位。大椎穴按摩方法 我们将头低下来,然后双手十指交叉放到大椎穴,这时候双手大拇指同时用力来回揉擦...

  • 想要祛湿,可以尝试身体自带的三个排湿口:1. 委中穴:位于膝关节后方的腿窝中心,是膀胱经上的排泄穴位,适当的敲打按压可以刺激局部,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2. 曲池穴:位于手臂手肘关节弯曲的凹陷处,是阳明大肠经上最重要的穴位,也是湿浊之气汇聚之处。拍打曲池穴五分钟至局部有酸胀感为宜,可以...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