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凉好个秋!难入睡按神门3穴抗失眠

难入眠,不仅心情烦躁,甚至引起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中医师指出,思虑劳倦过度会伤及心脾,心脾受损会导致失眠甚至引起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另外,劳心劳力者往往饮食不正常,故常伴随消化不良的症状;建议平日可按神门等3穴位,改善睡眠及脾胃困扰。

亚东医院中医师林巧梅指出,形成失眠的原因很多,思虑劳倦、内伤心脾、阳不交阴、心肾不交、肝阳扰动等均可影响心神而导致不寐;若平日有三高病史(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又有超时工作、压力过大,多是长期失眠的高危险群。
神门穴 改善失眠妙招

若有失眠困扰,建议 *** 「神门穴」、「三阴交穴」和「安眠穴」来改善失眠现象。其中,「神门穴」是中医经络「心经」的穴道,有宁心安神的效果,可改善失眠现象。睡不着时可用拇指轻轻按揉,或是按住穴道,然后转动穴道所在的手腕,不要过度 *** ,有轻度酸麻感即可。

「神门穴」是中医经络「心经」的穴道,位于耳与手腕各有一处。
位置: 手腕有一条横向的纹路,沿纹路往小指侧移动,纹路尽头前,会发现有一条筋跟横纹垂直相交,此处就是手神门穴。另在耳最上方。就是耳神门穴。
谨记: 按的时候在心中默数10秒,然后休息5秒,这样算1个周期,1次可按压12至20周期,大约3至5分钟,两手各有1个神门穴,可交替 *** 。
2022-10-01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07 21:41:3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体针:针刺神门、三阴交穴位。心脾亏虚者可选加心俞、厥阴俞、脾俞;肾亏者选加心俞、肾俞、太溪;肝火上扰者选加肝俞、间使、太冲;脾胃不和者选加胃俞、足三里。针刺用平补平泻,或针灸并用。(2)耳针:穴位为皮质下、交感、心、脾、肾、内分泌、神门。每次选2—3穴,中强刺激,留针20分...

  • (1)针刺取肺俞、风门、天突、尺泽、合谷、膏肓、大椎、列缺、太渊等穴。脾虚痰多加脾俞、足三里、丰隆。(2)耳针取肺、气管、耳神门、对屏尖、下屏尖、脑,每次选2~3穴,强刺激,每日1次。或肺、胃、胸、大肠、气管等穴,采用压丸法,3天更换一侧耳穴。(3)推拿法:点按大椎、肺俞、中府...

  • 2.压推三穴提胃法 单肘按压三焦俞,在保持压力的前提下,缓慢上推至脾俞,热后轻轻抬起,再重复以上动作。3.揉压肾俞固本法 双掌根同揉,对挤、按压双侧肾俞。亦可左右拨动。4.推颤腹部益气法 两手掌自右下腹交替推、颤至左上腹,两手多指揉拨肾区后,捧拢腹肌向上推颤;单手多指左右轻拨腹...

  • 配穴:额三针、昼发加申脉,夜发加照海,体虚加是三里,关元,失眠加神门、三阳交;痰多加丰隆、膻中。 (二)治法 主穴及配穴之额三针一般均选,余穴据症而加。背穴用0.6~1.5尺芒针进行透刺。额三针取双侧眉冲沿膀胱经透刺2针,以此连线的等边三角形另一顶点处沿督脉经透刺,余穴按常规刺法。针刺得气后,背部...

  • (3)皮肤针或梅花针于疱疹周围浅刺。 4.耳针: A.选穴: a.相应敏感点、肺、肝、下屏穴、屏间。 b.肝、脾,肾上腺、内分泌、神门。 B.方法:取2至3穴捻转强刺激,留针20至30分钟。 四.结论: l.中西医对带状疱疹并无特效药五,只能减轻疼痛,故针灸可辅其不足,一方面能消除水疱与红斑,一方面能防止带状疱疹...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