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强调要维护自身 健康 ,必须重视饮食调养。
在《本草纲目》中,也推崇“药食同源”的说法,认为吃药延年不如无药 养生 。
书中记载了很多食疗 养生 的内容,在这简单的着重介绍两项:一是喝粥 养生 ,二是豆类食品。
食粥 养生
食粥 养生 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粥在古代称之为“糜”,说起粥,古代还有相关的诗词记载,宋代诗人陆游曾著《食粥》之诗传世:
世人个个学常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简单说这首诗推崇的是食粥可以 养生 长寿,李时珍对于粥疗法也相当推崇。粥得谷物之精华,能畅胃气,生津液,而且容易消化,特别适合于老年人和脾胃虚弱之人。
《本草纲目》盛赞粥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并告诫世人:“大致 养生 求安乐,亦无深远难知之事,不过寝食之间尔……故作此劝人,每日食粥。”
秋季养肺护肝也最宜喝粥。如百合银耳粥,有滋阴润燥、防暑清热、对肠道问题亦有帮助。包括莲子百合八宝粥,除了百合银耳粥的部分功效,还可以清心安神,再比如荷叶粥,对于湿热、湿气重,湿浊型的腹泻也很好。
食豆 养生
在膳食 养生 方面,还推荐一类保健防病之佳品,那就是豆类食品。
《本草纲目》记载:“大豆,味甘,性平,无毒”。大豆是现有农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作物。还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健脑、美白皮肤、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
红豆,不仅可以寄托相思,也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红豆能避瘟疫,治难产,下胞衣,通乳汁。和鲫鱼同煮食可利水消肿。
黑豆,在《本草纲目》记载“药黑豆有补肾养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乌发明目、延年益寿之功效。”在《延年秘录》中载:“服食黑豆,令人长肌肤,益颜色,填精髓,加气力。”
白扁豆具有健脾和胃之功。《本草纲目》云:白扁豆能“止泻痢、暖脾胃、除湿热、止消渴”,故消化不良、呕吐、慢性泄泻等患者可以常服,秋季也可以煮粥,是为佳品。
绿豆,味甘,性寒,无毒。不仅是炎炎夏日中清暑益气之佳品,还能清热解毒,止渴除烦,利尿解酒,治疮肿,疗烫伤。在民间验方中,将绿豆粉炒成焦黄,用醋调敷,可以治疗肿毒初发。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还提到豆腐具有“宽中益气,和脾胃,消胀满,下大肠浊气,清热散血”之效。
因此,豆腐既是美味佳肴,又是可口良药。经科学验证,豆腐含有的植物脂肪能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对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好了,最后还是再提一句,具体方式需要根据体质选择,本期内容仅供参考借鉴。2022-05-23
在《本草纲目》中,也推崇“药食同源”的说法,认为吃药延年不如无药 养生 。
书中记载了很多食疗 养生 的内容,在这简单的着重介绍两项:一是喝粥 养生 ,二是豆类食品。
食粥 养生
食粥 养生 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粥在古代称之为“糜”,说起粥,古代还有相关的诗词记载,宋代诗人陆游曾著《食粥》之诗传世:
世人个个学常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简单说这首诗推崇的是食粥可以 养生 长寿,李时珍对于粥疗法也相当推崇。粥得谷物之精华,能畅胃气,生津液,而且容易消化,特别适合于老年人和脾胃虚弱之人。
《本草纲目》盛赞粥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并告诫世人:“大致 养生 求安乐,亦无深远难知之事,不过寝食之间尔……故作此劝人,每日食粥。”
秋季养肺护肝也最宜喝粥。如百合银耳粥,有滋阴润燥、防暑清热、对肠道问题亦有帮助。包括莲子百合八宝粥,除了百合银耳粥的部分功效,还可以清心安神,再比如荷叶粥,对于湿热、湿气重,湿浊型的腹泻也很好。
食豆 养生
在膳食 养生 方面,还推荐一类保健防病之佳品,那就是豆类食品。
《本草纲目》记载:“大豆,味甘,性平,无毒”。大豆是现有农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作物。还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健脑、美白皮肤、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
红豆,不仅可以寄托相思,也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红豆能避瘟疫,治难产,下胞衣,通乳汁。和鲫鱼同煮食可利水消肿。
黑豆,在《本草纲目》记载“药黑豆有补肾养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乌发明目、延年益寿之功效。”在《延年秘录》中载:“服食黑豆,令人长肌肤,益颜色,填精髓,加气力。”
白扁豆具有健脾和胃之功。《本草纲目》云:白扁豆能“止泻痢、暖脾胃、除湿热、止消渴”,故消化不良、呕吐、慢性泄泻等患者可以常服,秋季也可以煮粥,是为佳品。
绿豆,味甘,性寒,无毒。不仅是炎炎夏日中清暑益气之佳品,还能清热解毒,止渴除烦,利尿解酒,治疮肿,疗烫伤。在民间验方中,将绿豆粉炒成焦黄,用醋调敷,可以治疗肿毒初发。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还提到豆腐具有“宽中益气,和脾胃,消胀满,下大肠浊气,清热散血”之效。
因此,豆腐既是美味佳肴,又是可口良药。经科学验证,豆腐含有的植物脂肪能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对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好了,最后还是再提一句,具体方式需要根据体质选择,本期内容仅供参考借鉴。2022-05-23